妩媚这个字怎么读_妩是念wu还是fu
【康乐斋典故溯源】
远山眉妩、黛螺眉妩
清·宋琬《贺新郎·为杨纳姬》词:“八月广陵秋色好,吹上远山眉妩。”
清·方成培《探春·简友人探梅》词:“袍色初分熏,裙腰半合,也似远山眉妩。”
清·范贞仪《百字令·怀母氏故居》词:“一带浓阴遮翠幕,绿映黛螺眉妩。”
“远山眉妩”一语,细究其断句方式,深藏其义。若以“远山”“眉妩”为断句,则可显露其中所含之两个典故。
古籍中记载,“远山”常用来形容女子美眉,如汉代的伶玄《赵飞燕外传》中“合德为薄眉,号远山黛”,以及晋代葛洪《西京杂记》中关于卓文君的描述。两书均提及“远山”的眉形之美,被后世沿用。
再如五代时期韦庄的《花叶杯》词中:“一双愁黛远山眉,不忍更思谁。”便是用“远山眉”这一典故来表达女子的愁思。而“黛螺”则源自隋朝吴绛仙因善画长蛾眉,获赐螺子黛,其画眉之技更使“螺子黛”成为她的专利,流传于后世。
不论是汉代的“远山黛”,还是隋朝的“螺子黛”,它们都成为了比喻美眉的典故,被诗文广泛引用。如唐、宋、元、明、清各代的诗词中,均有以“远山”“眉妩”形容的记载。
“春山眉妩”又作“眉妩春山”,盖因山美莫过于春日之山色,春日草木吐绿,更显得山林青翠美丽。诗人常用春山来比喻女子之眉毛。如金·元好问的《乔牌儿》曲:“春山两叶眉纵,断肠诗和泪封。”便是以春山喻女子眉毛之例。
综上,“远山眉妩”与“黛螺眉妩”不仅代表了古代的眉毛之美,更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底蕴。诗文中引用这些典故,不仅增添了文学色彩,更让读者感受到古人的审美与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