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之深恨之切_爱之越深,恨之越切
在一定情境下,对立面以等量发生的模式完成其转化过程的每一步,同时以等量转换的方式在相反的镜像中寻得归宿。转化过程中,变量遵循特定的路径增减,一方的增量总是与另一方的减量相等,总和始终保持为零。这便是蕴含在矛盾互补规律中的零守恒定律,是推动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深层原因。
零守恒定律可以表述为A1与A2的相互转化之和等于零,其中A1和A2分别代表矛盾互补双方转化的变量。
零守恒定律并非简单的数学变换,它联结了自然界的各种守恒规律,揭示了不同自然科学领域的内在联系和本质规律。它是推动各种物质运动变化的无形之手,存在于自然界的物质运动背后。
分析矛盾互补双方的运功变化,我们可以发现,零的召唤驱使着互补双方向零运动。在单摆的运动中,小球无论移至何处,都始终“眷顾”着零的位置。小球的这种回归动力和方向,最终使其回到零的位置。这背后的驱动力,是回归零点的惯量。无论怎样运动,零始终是小球的平衡点,是小球的最终归宿。
在社会生活中,矛盾互补双方的相互转化量的零守恒具有更广泛的意义。虽然社会现象比自然现象更为复杂,转化量不能精确计算,但从宏观角度看,双方量的转化仍然是相对平衡的。奋斗的艰辛可以转化为成功的欢乐,经历的困难越大,享受的欢乐也越大,两者在量上相等,其代数和始终为零。
得失之间、爱恨之间、希望与失望之间、与义务之间,都遵循着零守恒的法则。虽然这些社会现象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精确计算,但在哲学和思维领域,我们却可以比较、可以量度它们的平衡。这些平衡的例子在人类社会中千百年来被反复验证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