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檀弓上原文及翻译_礼记檀弓故事二则翻译


《严政如虎猛》《傲骨不食“轻施食”》——节选自《礼记》中的《檀弓》篇章。

严政如虎猛

孔子穿越泰山之侧,偶遇一妇人于墓前泣声哀凄,遂扶车前横木以听其诉。子路询之,妇人答道:“我历经三重悲痛,先夫死于虎口,继夫亦丧身其中,今我子亦遭此难。”而答曰:“何以不远离此地?”妇人性直如钢:“无苛刻政令,何需远遁。”孔子言教:“后生小子当记之,之害,甚于虎也。”

注释:

孔子偶然经过泰山侧时,遇见妇人哭泣,因深感其哀而倾听其遭遇。

《严政如虎猛》译文:

孔子行经泰山旁时,目睹一妇人于墓前。他抚着车前的横木倾听她的诉说。经子路询问后得知,妇人连遭不幸,公公、丈夫及儿子皆死于虎口。当孔子问及她为何不离开此地时,她坚决地表示:“因为这里没有那些苛刻的政令。”孔子告诫弟子们:“应铭记在心,苛刻的比猛虎还要。”

傲骨不食“轻施食”

齐国大之际,黔敖于路设食以待饥饿者。一饿者衣衫褴褛,步履蹒跚而至。黔敖左手捧食,右手持饮,呼之:“来食!”然饿者抬头,眼中露出鄙视之色,曰:“我岂能食带轻蔑之食!以至我至斯境地。”黔敖顿觉愧疚,上前致歉。然而饿者终不食而亡。曾子闻之曰:“微也!其呼食虽轻慢,然其悔过之心可嘉;食亦可赐。”

注释:

黔敖于之年设食以待饿者,然而态度轻慢无礼。一饿者虽饥饿至极,却因傲骨铮铮而不食黔敖所施之食。

《傲骨不食“轻施食”》译文:

齐国严重之时,黔敖于路边准备了食物以招待饥饿的过客。一个饥饿至极的人,用衣袖遮着脸庞,步履蹒跚地走来。黔敖以轻慢的态度呼唤他来进食。然而那饿者却因不愿吃带有轻蔑的食物而选择饿死。曾子听闻此事后表示:“虽然黔敖的呼唤显得轻慢无礼,但他的悔过之心是值得赞赏的。对于这样的悔过者,食物仍可赐予。”

著名书法家李秋月先生于11月27日书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