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妃嫔等级表_超长妃子职位表
三分钟解析清朝妃嫔等级制度,看懂《如懿传》《甄嬛传》不再有疑惑
文/黑狸狸
谈及清朝的宫廷制度,妃嫔的等级制度无疑是其中一环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等级森严的妃嫔体系
在清朝的后宫中,最高的领导者是皇后,相当于后宫的CEO,一般同一时段仅设一位。
上层妃嫔分为皇贵妃、贵妃、妃三个层级,同一时间最多皇贵妃一人、贵妃两人及妃四人,多有,地位显赫。
嫔位则占据着后宫的中层,同一时期最多可达六人。
而低阶妃嫔则包括贵人、答应、常在、官女子等,她们的人数则没有定数,视皇帝的意愿而定。
二、升迁规则详解
皇后的人选通常有四种主要类型:或是元配皇后,如康熙的孝诚仁皇后;或是下一任皇帝的,如孝庄文皇后;或被先帝选为侧福晋的,如乾隆继后那拉氏;又或是皇帝最钟爱的人选,如顺治的孝献皇后。
皇贵妃的设立情况则分为三种情况:大行皇后去世后或皇后失宠时;贵妃临终时由皇上加封;又或者是皇长子的及下一任皇帝的养母可晋升为皇贵妃。
妃位及其他高级封号并非易得,通常需满足特定条件如家世显赫、皇帝宠爱、处理宫务的贤能或生育众多子女等。
嫔位的晋升途径则更为多样,包括因家世显赫、特别受宠或因生子等情况获得晋升。
三、晋升路线与限制
后妃晋升并非随心所欲。通常后妃需按等级逐级晋升,如贵人需等待嫔位空缺或晋升后方有机会提升。
从官女子开始的后妃,其晋升之路通常止步于答应、常在、贵人。但若能生下皇子,则有机会越级晋升。例如康熙帝的德妃便是由此路线崛起,因儿子继承皇位而得以皇后身份下葬。
值得一提的是,清朝唯一一个越级晋封的后妃是慈安皇太后(孝贞显皇后),她从嫔位到皇后的晋升仅用了40天。
四、人数限制与后宫规则
在清朝的后宫中,嫔位以上的妃嫔人数有严格限制。以东西十二宫计,所有主殿住满人亦不过14人。这包括皇后1人、皇贵妃1人、贵妃2人、妃4人及嫔6人等。
黑狸狸强调,尽管嫔位在理论上存在人数上限,但实际上能成为嫔位者寥寥无几。如道光帝的恬嫔富察氏,即便出身名门望族且以侧福晋身份入宫,仍需多年等待才得以晋升。
由此可知,后宫之中升级之路不易,每一步都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