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教案_大班六一儿童节主题活动教案


活动背景

《红星歌》是一首历史悠久、传统经典的歌曲。在上学期的大合唱活动中,我注意到我班的孩子对这首歌非常喜爱,他们不仅喜欢唱,还会在唱的时候自发地配上拍手和有力的节奏。我决定将此歌曲作为本学期的音乐活动内容,并引导孩子们用乐器为这首歌进行伴奏。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学习看图谱,按照图谱的指示有控制地演奏。

2. 培养幼儿根据乐曲的变化设计配器方案,并按照指挥的手势进行打击乐器演奏。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幼儿如何学习看图谱,按照图谱的指示进行有控制的演奏。

2. 引导幼儿熟悉并掌握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能够根据指挥的手势准确演奏。

活动准备

1. 确保幼儿已经熟悉该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并能随乐做动作。

2. 准备所需的乐器:铃鼓、圆舞板、碰铃等。

3. 准备《红星歌》的录音磁带和相应的图谱。

活动过程

一、律动入场,激发兴趣

教师带领幼儿随《红星歌》的音乐节奏,进行律动入场。在音乐中,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二、分析歌曲结构,感受节奏

1.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歌曲的结构,区分A段和B段的差异。A段雄壮有力,描述的是红军打仗的情景;B段则抒情缓慢,描述的是红军胜利后与老百姓庆祝的情景。

2. 教师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观察并学习用拍手等身体动作表现A段的节奏型。

3. 分析B段的图谱,引导幼儿用摇或晃的动作表现B段的节奏。

4. 教师哼唱歌曲,幼儿跟随音乐节奏进行拍手练习。

三、探索乐器配器方案

1. 教师向幼儿介绍乐器的特点,如铃鼓声音清脆、明亮,适合表现雄壮有力的部分;碰铃声音宏亮;圆舞板轻快活泼等。

2.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为乐曲配器,如A段适合用碰铃开始热闹的场面,B段则适合用铃鼓表现抒情的氛围,最后的部分可以全部乐器齐奏,使歌曲更加热闹。

四、尝试用乐器演奏

1. 教师哼唱歌曲,指导幼儿尝试用乐器按照图谱进行演奏。

2. 指出演奏中不足的地方,并指导幼儿连贯地演奏一遍。

3. 跟随音乐,看图谱完整地演奏1-2遍。教师可适当退位,让幼儿尝试独立演奏。

4. 教师指挥,让幼儿看指挥演奏1-2遍。在指挥的过程中,可适当增加难度,如变换指挥手势、增加乐器种类等。

5. 交换乐器,再次让幼儿看指挥演奏一遍。

五、活动结束

教师引导幼儿将小乐器轻轻地放回原处,保持活动室的整洁。同时提醒幼儿保持安静,有序地离开活动室。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