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训是什么_家训的概念是什么
那么,如何通过家风来塑造一个家庭的繁荣昌盛呢?一个家族的繁荣又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格言联壁》中总结道:“勤俭,是治家的根本;和顺,是齐家的根本;谨慎,是保家的根本;诗书,是起家的根本;忠孝,是传家的根本。”历代大家族之所以繁荣昌盛,或多或少都遵循了这些原则。
这些原则具体意味着什么呢?让我们逐一进行解读。
一、勤俭
治家之基
俗话说,“成由勤俭败由奢”,无论是个人还是家庭,要生存、要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自古以来就重视勤俭,视其为传统美德。一个家庭中,父母不仅要展现勤俭的美德,还要从小培养孩子勤俭的习惯。
教导孩子节约,不要浪费资源,无论是一瓶水还是一顿饭,都要物尽其用。要鼓励孩子主动做事,不怕劳苦。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一生都会有保障。
二、和顺
齐家之魂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这体现了人对家庭和睦的重视。和顺是家庭和谐美满的关键。《易经》中的家人卦象征着风与火的相互依存关系。在家庭中,“父子同心,其利断金”,意味着家庭成员之间要团结一心。但家庭和睦并不意味着无底线地迁就,每个家庭成员都要各安其位,各尽其责。
三、谨慎
保家之要
人生如航行于大海之上,而家庭就像一艘大船,为家人遮风挡雨。谨慎是保护家庭的重要原则。每个家庭成员都要培养谦虚谨慎的修养,这样才能确保家庭的安宁。在人生的巅峰阶段,越要小心,保持谦虚谨慎的美德,才能突破艰难险阻。
四、诗书传家
古人认为,《朱子家训》所言极是:“子孙虽愚,不可不读。”读书可以让人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通过个人的读书明理,可以通达人生的发展道路,进而带来家族的兴盛。
五、忠孝立身
忠孝是传家的根本。《孝经》中提到,“忠孝始于事亲”,即孝顺父母是忠于君国的开始。忠孝让家庭成员明白自己的位置和应尽的责任。只有心中装有父母、时刻关心他们的人,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立身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