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什么意思_山有扶苏隰怎么读


【解析】 以下诗篇乃描绘女子在与男子相会之际的巧妙奚落之语。

第一章节开始。描述的是不见英俊郎君,却遭遇了轻狂之徒,女子以戏谑之语表达失望之情。

山之上有扶苏树,

隰地绽放着荷花。

未曾见到子都之英俊,

竟是遇到的浪子。

第二章节同样情感表达。女子期盼爱人之不见,所见所感依然令人惋惜。

山峦叠嶂的峻峰上有高大的松树,

低湿之处亦有其不似花草的游龙。

未曾见到子充之风采,

却遭遇了轻浮的少年郎。

【注解】

扶苏树,即是某种树木的名字;也可解读为茂盛之意。

隰(xí),指低洼湿润之地。

华,古体字中为“花”之意。

子都、子充,均为古人对美男子的赞誉,亦作为女子心仪对象的代称。

狂且(jū),轻狂无礼之人,也可解释为粗俗而行动笨拙之人。

桥松,高大松树的雅称,借喻其高大挺拔之态。

游龙,在此处借指某种植物,形态舒展如龙。

【赏析】

此篇是爱情诗中较为诙谐、活泼的一首。透过女子对男子相见之失态与幽默调侃,生动描绘了恋人之间的嬉戏互动。虽有轻责之意,但更多的是情感的流露与青春的欢愉。

诗中以山川草木为引子,以兴男女之情。高山与低地、扶苏树与荷花、狂徒与俏儿之描写,层层铺垫、委婉而显盎然。学者的注释也因人而异,其妙在于人们各持己见、解读不同,使诗歌增添了更多的魅力与深度。

该诗所流露出的情感是如此真实且烂漫,将青年男女的情愫描绘得淋漓尽致。而其兴辞手法在《诗经》中亦屡见不鲜,以物起兴,意在言外,亦给人以无限遐想空间。

【名家解读】

闻一多先生认为此诗以“山”与“隰”象征男女相会之地,“扶苏”与“荷花”象征男女双方的美好。余冠英先生则将其解读为女子对爱人的戏谑调侃之作。

该诗不仅是描述青年男女的恋爱心理和情感交流的佳作,更是民间歌唱的珍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