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生我未生全诗_君生我未生的典故


一首广为流传的诗句“君生我未生,我生君以(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被视为古代情诗的瑰宝之一。目前,长沙博物馆与武汉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唐风妙彩——长沙窑瓷器精品展”正在武汉博物馆火热进行中,展出了187件长沙窑瓷器精品,其中唐长沙窑青釉“君生我未生”瓷壶更是备受瞩目。

长沙窑瓷器上承载着百余首诗篇

多数诗篇未被收录在《全唐诗》中

这首无题诗,虽未提及“爱”字,却深情流露,将有情人相见恨晚的心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据长沙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资料考证,这首诗最早见于长沙窑瓷器上,与其他长沙窑瓷器上的诗词一样,通俗易懂,推测可能是陶工自创或当时流行的民谣。

展览中另一件引人注目的展品是长沙窑“一别行千里”瓷壶,其造型稳重敦厚,釉色白润如乳,壶身上装饰着行书五言诗,表达了对相思之情的深深眷恋。

武汉博物馆文物鉴定中心苏鹏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以诗饰瓷”是长沙窑的创新特色。至今已发现的长沙窑瓷器上的诗作达百余首,多数创作于唐代,但大部分未被《全唐诗》收录。这些诗文内容多样,涉及商业活动、爱情生活、游子情怀以及士子离别等主题。它们摒弃了华丽的辞藻和矫饰的笔触,以洒脱随性的笔意和朴实真挚的情感展现了当时的生活。

开创釉下彩绘工艺

唐人墨迹千年犹新

长沙窑的装饰手法独具匠心,结合了彩绘、书法、贴花等多种手法,吸收多元文化元素并注重借鉴书画的笔墨传统。这使得其装饰风格别具一格。尤其是其首创的釉下彩绘工艺更是使字迹历经千年而不消失。

苏鹏解释说:“在陶土塑形成坯后,我们在上釉之前先在坯体上用毛笔彩绘,待其干燥后再施釉。这样釉层就能保护彩绘不脱落。”

长沙窑的兴起打破了当时以青、白单色釉为主的瓷器生产格局,成功烧制出褐、绿、红等釉下彩绘装饰的瓷器。这种创新不仅使纹饰种类丰富、色彩绚丽且前所未见,还为古代陶瓷的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

苏鹏进一步提到,长沙窑的釉下彩工艺对后来景德镇的釉下彩技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走向海外市场的艺术品

海上丝绸之路的标志性商品

晚唐时期的长沙窑积极吸收域外文化元素并生产适合销售到亚非地区的产品。展览中的青釉模印贴花椰枣饮壶就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生动例证。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5日观众可免费入馆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