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喜同乐是什么意思_什么人对什么人说同喜同乐


(王修田/文)

秋日天高云淡,气候宜人,正是赏心悦目之时。

一年一度的重阳佳节又将来临。在外漂泊的游子们,大多会抓住这个敬老爱老的节日,归家探望双亲,以表达孝心。

回归家庭的温馨,成为了众人心中的向往。但如何回家,以及如何与父母相处,才能使他们心情愉悦、感到舒心,而非带来困扰呢?

每当我听到《常回家看看》这首歌时,都会让我想起那些曾经风靡一时的旋律。这首歌的初衷是好的,旋律也十分动听。但歌中有些歌词,却让我产生了不同的思考。

歌词中的描述:

妈妈总会准备一些亲昵的唠叨,

爸爸则会张罗一桌丰盛的饭菜。

生活中的烦恼与妈妈分享,

工作中的事情向爸爸讨论。

对此的反思:

第一句中的“唠叨”,是否意味着长时间不见面后,一见面就亲热地交谈就会被视为唠叨?是否因为妈妈的年纪或文化背景,就被认为说话方式庸俗或啰嗦?这样的言语是否真的让人心烦意乱?

第二句描述回家让父亲忙碌招待,这样的孝心是否真的合理?是否应更多地考虑到父亲的身体健康?

第三句提到将烦恼向妈妈倾诉,这难道不会给她带来心理负担吗?特别是在妈妈年龄较大、有高血压或心等情况下,这样的行为是否合适?

第四句关于与爸爸讨论工作事宜,是否每次回家都要涉及工作?若事情复杂难解或不太顺利,爸爸是否能帮上忙?听后是否真的不会让爸爸感到担心或烦躁?

为妈妈选购一双舒适的鞋子,

为爸爸带来几样新颖的美食。

与妈妈分享快乐的事情,

与爸爸交流养生的益处。

第一句表示关心妈妈的生活休闲,让她有更多的娱乐和放松时间。

第二句强调为父母带来新的饮食体验,让他们感受时代的变化和生活的新鲜感。

第三句提倡选择开心的话题与妈妈交流,让她更加快乐和满足。

第四句则是与爸爸交流养生的知识和方法,关注他们的健康和精神状态。

如此,“常回家看看”,自然心生喜悦!而那些很少回家的孩子,自然会引来父母的担忧和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