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常情是什么意思_人之常情有哪些行为
每个人都怀揣着各式各样的兴趣爱好,有的喜爱品读书籍,有的钟爱强身健体,有的沉醉于垂钓之乐,还有的钟情于广场舞的旋律。我们是否曾深思过,这些爱好究竟对我们是有益还是有害呢?
在这段话中,“乐”字共出现了十一次。值得注意的是,“礼乐”中的“乐”读作yuè,而其他的“乐”字均读作lè。
对于“骄乐”,朱熹的解释为“则侈肆而不知节”,意指过度奢华、无度放纵。生活中的享受本无可厚非,但若失去了节制,沉溺于香车之中,便会对自身及他人带来无益之害。
而“佚游”意指懈怠散漫,以呼朋唤友、四处游荡为乐。热爱旅行是现代人的常态,但若只沉醉于游荡之中,未能从中获得更深层次的心得与成长,那么这种爱好便失去了其真正的意义。
至于“宴乐”,它指的是贪图享乐、沉溺其中。孔子认为,饮食应以果腹为主,而我们的标准自然可以有所提高。若只追求口腹之欲的满足,沉溺于山珍海味之中,便不仅仅是健康的问题,更是贪欲的表现。
所谓“道人之善”,即不吝啬对他人优点的赞美之词。当他人因做好事而受到表扬时,他们往往会更愿意继续为善。这不仅让被表扬者心情愉悦,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人进一步为善。
孔子的这一章节翻译为现代汉语是:“有益的喜好有三种,有害的喜好有三种。以礼乐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是种乐趣,以称道他人的优点为喜好是一种乐趣,以结交许多贤德的朋友为喜好也是种乐趣。这些都是有益的。而喜好放纵、懈怠散漫以及贪图享乐则是有害的。”
钱穆先生对此章的注释亦值得深思:“寻求快乐是人的本性,然而必须明辨快乐之损益。世人争相占据快乐之地,却不知有些快乐是有害的。”我们必须明白快乐的获得不能建立在损害自身修养的基础上,而求学者更应以提高自己的修养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