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如斯的意思_逝者如斯什么意思解释
9月17日,孔子在河边感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解读】
枝繁叶茂,落叶飘飘,天空广阔,荒野辽阔,草木蔓延。孔子站在河岸边,感受着秋风的萧瑟,那凛冽的风卷起枯叶和尘埃,拂过他飘逸的长袍。他的白发在风中凌乱舞动。目睹河水缓缓流逝,他心中没有秋日的凉意,而是回想起自己无法实现的远大抱负,以及颠沛流离的一生。他低沉地对着河水吟咏:“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去的时光如同这河水一般,不分昼夜地向前流淌。
我仿佛看到孔子孤独地徘徊在河边。他的学生们站在沙堆上,紧张地注视着他的方向,不敢靠得太近也不敢离得太远。我们能在“不舍昼夜”之后,感受到孔子的心声——我这一生就要这么结束了啊!
“逝者如斯夫”这句耳熟能详的话常常引起人们对时间的感慨。年轻时我们总觉得时间还有很多,但时间却在悄无声息中从指尖、从手机屏幕、从纸醉金迷的生活中溜走。等到发现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时,已经头发斑白、皱纹满面。此时再后悔也来不及了。
我们所感叹的只是时间的流逝,而宋儒对此有着深刻的解读。朱子和程子不仅看到了时间的问题,更读出了“道体”、“圣人的天德”。
朱熹在《集注》中写道:“天地的运行,过去的事物过去,未来的事物到来,没有一刻的停留。这是道体的自然表现。而最明显易见的,莫过于川流不息的河流。因此借此启发人们,学者应当时刻省察,不可有丝毫的间断。”程子则说:“这是道体的体现。天运不息,日月交替,寒暑更迭,水流不休,万物生长不息,都与道体相合。人们应当效法这种精神,自强不息。”他们都以水流比喻时间的流逝,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自强不息。
程子还进一步解释说,自汉代以来,儒者们都没有领悟到这一层含义。这里我们可以洞察到圣人的心灵——他至纯的德行永无止息。这就是所说的天德啊。拥有天德的人才能谈论,其关键在于“谨独”。尽管程子没有使用“慎独”一词,但其意义相近——即独处时也是严谨的。
从这一章开始,到《子罕》篇结束,十四章的内容都在勉励人们努力学习,不要辜负了大好时光。
道客村言:
时光如流水东逝去,
昼夜前行不退缩;
求学问道须求真谛,
纯行不止独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