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的近义词_凝结的高级替换词


知识点一:物态转换

1. 物态变化概述:物质在各种状态间的转换被称作物态变化。

2. 水的三态及其转换:

诠释重点:物质存在三种常见状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在常温下,呈现固态的物质通常被称为固体,例如钢铁和食盐;呈现液态的物质则被称为液体,如水和酒精;而呈现气态的物质则被称为气体,如氧气和二氧化碳。

自然界中的物质通常具有三种状态。例如,铁在常温下为固态,当加热至1535℃时,它会变成液态;继续加热至2750℃,则会变成气态。

知识点二:熔化与凝固

1. 熔化定义: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转变过程即为熔化,此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2. 凝固定义:物质从液态到固态的转变过程即为凝固,此过程会放出热量。

3. 探究固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

(1)实验器材详细清单:酒精灯、烧杯、石棉网、试管、温度计、火柴、搅拌器、三脚架以及钟表。

(2)实验所需品:海波(硫代硫酸钠)和松香。

(3)实验装置搭建及具体操作步骤略过。

(4)实验观察内容:

①观察海波在熔化过程中的现象。

②当温度达到40℃后,每隔半分钟记录一次海波的温度变化。

③研究海波开始熔化后继续加热时温度是否会升高,若停止加热,它是否还能继续熔化。

④根据记录的数据进行图表绘制。

(5)表格记录及数据分析部分略过。

要点补充:

1. 在实验开始时,烧杯中的水可使用约40℃的温水。当待测物质的温度升至40℃时,开始进行数据记录。

2. 为了增加海波的受热面积,应选择较细的试管,且试管中的海波不应过多。

3. 为了缓慢加热海波,可在烧杯中加设一支温度计以监测水的温度。一般应保持试管内外温度计的示数差在2-3℃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