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三友是指哪三个植物_梅竹菊兰是四大什么


【珍宝馆】

古之园林,其境甚美。造土为山,遍植梅花,与青松翠竹相伴,犹有君子之风。

——源于宋·林景熙《王云梅舍记》

岁寒之时,草木凋零,然松、竹、梅三者傲然独立于风雪之中,世称“岁寒三友”。

“松”

孔子曾言:“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三友之中,松柏为首,以其挺拔不移之姿喻君子之志,显露逆境中的不屈毅力。

北朝·李成(传)画作《松泉磐石图》呈现其静谧之美。

元朝·李衎的《双松图》描绘了松的坚韧。

松的品格在于其不受环境所动,保持独立坚强的气质。自唐以来,松石便成为画中常客;北宋的李成、郭熙更将其融入画作之中,愈发突显松的品格。及至文人画盛行,松柏更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的常见题材。

“竹”

竹子亦是画中常见的主题。其不屈不挠、不惧霜寒的特性,加之中通外直、宁折不弯的形象,堪称儒家人格追求的完现。

北宋·扬无咎的《竹图》与北宋·文同的《竹图》皆为竹的魅力作证。

在画中,竹子无论作为主角还是陪衬,都展现出其与众不同的气质。

“梅”

梅花作为三友之一,虽姿态柔美,却愈发显得坚强。虽不比松柏的参天之势,不比竹子的峻拔之姿,但其在曲折的花枝间、暗香浮动中展现出傲骨铮铮的风采。

明朝·边文进的《梅花幽鸟图》展现了梅的美丽与坚强。

自古以来,画梅的传统便已源远流长。面对这种集美丽外表与坚强内在于一体的花卉,古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画法:工笔写实与写意挥洒。

清朝·渐《梅图》展现了梅的独特韵味。

以上所述三友各自的姿态与共通的品性。接下来我们将展示——历代绘画中的“岁寒三友”,诚邀诸君共赏。

01 南宋·赵孟坚 | 岁寒三友图

诗曰: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02 南宋佚名 | 观梅图

诗云:赏静怜云竹,忘归步月台。何当看花蕊,欲发照江梅。

03 元朝·王冕 | 梅竹松石图

诗句:竹里梅花相并枝,梅花正发竹枝垂。

...

04 明清等时期的绘画作品 均以岁寒三友为主题,展现了不同时代的艺术风格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