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垃圾是什么_干湿垃圾分类的误区


在即将到来的日子里,上海的市民们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迎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实施呢?这份条例的实施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来说无疑是一项重要的变革。作为日报·上观新闻的记者,我们一直关注着市民们对于垃圾分类的认知水平。

在最近的街访中,我们特意挑选了三种常常让人感到困惑的生活垃圾进行调查。其中,香菇干作为一个看似简单却容易让人误解的“迷思项”,其实背后隐藏着不少的学问。在我们随机采访的30位市民中,有15位因香菇干看起来干燥便误将其放入了干垃圾桶内。

要澄清一点,香菇干其实属于湿垃圾类别。湿垃圾的定义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那些容易腐烂的生物质废弃物,这也是许多城市所称的“易腐垃圾”。尽管香菇干看起来干燥,但其本质上仍是容易腐烂的生物质废弃物。若长时间在湿润的空气中,它可能会迅速霉变,并成为微生物的食物来源,这就是湿垃圾的特性之一。

市民们往往因为误解而将香菇干等垃圾错误地归为干垃圾类别。这也了部分市民对于干湿垃圾分类的认识尚存不足,依然沉浸在以含水量来判断垃圾分类的误区之中。

必须强调的是,干湿垃圾的划分并不是依据其含水量的多少,也并非单凭名称中是否有“湿”或“干”等字眼来判断。在国际上的一些城市中,我们称干垃圾为“其他垃圾”,其中包括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和除了湿垃圾以外的废弃物。简而言之,那些不符合前三类垃圾桶投放标准的垃圾就属于干垃圾。

对于无需死记硬背的垃圾分类方法,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和理解。举个实例,榴莲壳因为不具有有害性、无明显的回收价值以及可能对湿垃圾处理设备造成损害等特点,因此被视为干垃圾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