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运动的定义_机械运动三要素
一、机械运动
1. 定义:机械运动是指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变化。
参照物:人们选择某个物体作为参照物来描述其他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某个物体的位置相对于这个参照物发生了变化,则我们称该物体是运动的;若其位置未发生变化,则认为它是静止的。
- 运动与静止是相对而言的。
- 参照物的选择是灵活多变的。
- 一般不应选择被研究的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
- 选择参照物时,通常会选取一个而非多个。
二、力
1. 定义: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表现。
2. 条件:力的产生需要至少两个物体,且物体间必须存在相互作用。
3. 单位:力的单位为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4. 特点:
- 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体现。
- 相互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
- 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无论是力的产生还是消失,总是成对出现的。
5. 力的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使物体发生形变。
- 力的作用使物体产生加速度。
- 力也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6.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共同决定了力的性质。
7. 力的图示:使用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一个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为了精确表示力的大小,应在图示中标明标度。
力的示意图: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不需要精确地表示力的大小,可以不选定标度,只需按比例大致画出线段的长度,但力的方向和作用点仍需明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