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的使用方法_使用显微镜的七个步骤
详解显微镜的操作流程。
操作显微镜时,需以恰当的手势取镜。通常宜以右手镜臂,同时以左手稳托镜座,将显微镜放置于实验台边缘约7厘米处,略微偏左的位置,如此布置有助于右手的灵活操作和记录。
关于目镜的安装,需注意目镜并无螺纹,其长度与放大倍数之间存在反比关系。简言之,目镜越短,放大效果则越显著。
物镜的安装则略有不同。物镜带有螺纹,可通过旋转动作固定于转换器之上。物镜的长度与其放大倍数成正比,即物镜越长,放大效果愈加明显。
调整转换器,首先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此后,通过调节光圈和反光镜来控制视野的明暗程度。此时宜将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光圈的大小与视野亮度呈正相关,即光圈越大,视野越明亮。
反光镜有两面可选,一面为平面镜,另一面为凹面镜。凹面镜具有强大的聚光作用,可进一步增强视野的亮度。
为获得清晰的视野效果,需适当调整反光镜的角度。通过目镜,应能观察到明亮且清晰的圆形视野。之后,将标本置于实验台上,使用压片夹固定标本位置,确保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接着,需小心地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视线始终紧盯物镜,避免物镜与玻片标本的接触造成标本损坏。然后轻拨转换器片。
逆时针旋转粗准焦螺旋,使镜头缓慢上移,直至清晰可见物象。此时再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锐利。粗准焦螺旋的幅度调节较大,而细准焦螺旋则适用于细微的调节动作。
在观察标本的过程中,如有需要可进行构图或记录。观察结束后,需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提升,并取下玻片标本。还需使用纱布轻轻擦拭显微镜的外表,确保其清洁无尘。
若实验过程中染液不慎污染了镜头,务必使用专用的擦镜纸仔细擦拭受污染的镜头部分。完成擦拭后,将镜筒缓缓降至最低位置,并使两个物镜向前方伸出。同时将反光镜放置于直立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