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门何萧条_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上一句


两汉诗人曹植:

八方风土异,千里气候殊。

边海民众苦,寄身野草间。(草墅 一作:草野)

家小如,林间阻隔行。

柴门冷落萧,狐兔自由游。

翻译

天下各地的气候各有不同,千里的风霜雨露也形态各异。

居住在边海地区的生活多么艰苦啊,他们日常就居住在荒野外的简陋屋舍之中。

妻子儿女的生活像一样艰难,他们在山林的阻隔中盘桓求生。

简陋的柴门显得格外冷清,狐兔在四周自由自在地行走,毫无顾忌。

注解

异气:指各地气候的差异。

剧:表示边海民众生活的困苦。

草野:指野外、原野的居住环境。

行止:指人们的行动和居住地。

林阻:表示山林等自然环境的险阻。

柴门:古代用柴木编制的门,多形容房屋的简陋。

翔:在这里形容动物自由自在地行走。

赏析

曹植在曹丕篡位后,身处困顿,亲身体验到下层的痛苦。在《泰山梁甫行》一诗中,他运用白描的手法,形象地展示了边海农村的荒芜景象,并深切同情下层的苦难。首句“八方风土异,千里气候殊”即点明边海环境的恶劣。接下来的诗句进一步描绘了边海民众的艰苦生活,他们长期与野兽共处,生活在简陋的屋舍中。曹植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让读者感受到边海的痛苦与无助。全文以简洁明了的笔触,全面展现了边海的苦难生活,充满了人道的关怀与同情。

创作背景

曹植在曹丕篡位后,被贬至贫困的海边。在自身经历的困苦与不幸中,他目睹了下层的艰难生活,深感其痛苦。于是,他怀着激愤的心情,写下了这首诗。

曹植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