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的意思_新鲜的意思三种解释


仲尼曾言:“君子遵循中庸之道,而小人则背离中庸。君子所行的中庸,是恰到好处的适时之中;而小人的中庸,则是无所顾忌、放肆无忌。”

孔子亦曰:“中庸之道,乃是最高的境界,但人们已经长久地遗忘了它。”

那么,何为“中庸”呢?“庸”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是“寻常”,字面意义容易理解,但更深层次的含义则少有人思。寻常二字背后,实则蕴深邃的哲理。理解了寻常,也就领悟了中庸的非凡之处。

前章我们已述及“中”为万物动态平衡状态下的中心点,那么“中庸”便可理解为恪守常规、保持平衡的状态。

再来看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现今,人有时会用小人指代贬义,但圣人讲道理时并无此意。圣人的君子与小人,并非绝对的定义。在孔子的观念里,君子常指中德才兼备的男性,而那些未能达到君子标准的人则被称为小人。

那么,何为“寻常”呢?寻常即是宇宙天地、大自然运行的内在规律,是万物生生不息的根源。我们亦可说,中庸即为遵循这个内在规律的道路。

对于君子而言,中庸之道意味着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他们不仅注重自身的修养以保持价值观的中正,还善于平衡来自各方的力量,使整体保持和谐。从空间到时间,君子都致力于实现“取长补短”的平衡。相反,小人则希望事情失衡、出差错,他们乐于在混乱中谋取私利。

想象两个星系的相互影响与平衡,我们便能深刻体会到“中庸”之道的奥妙与难度。孔子再次提及“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前半句表达的是中庸为道的最高原则,而后半句并非指难以做到,而是指在漫长的历史中,人们渐渐遗忘了这份平衡与和谐。

回望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圣人们始终心系百姓,为大众谋求福祉,这是他们不懈讲道的动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