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开头的成语接龙_功开头的诗句


杜甫年轻时,曾创作了一首引人入胜的五言律诗《假山》。此诗描绘了一座精致的假山景象,展现了唐代诗人对实景或题画作品的细腻描绘,尤其是对盆景假山的刻画,显得尤为难得。

五言律诗《假山》诗意盎然,初读便觉其精妙。一匮功盈尺,堆土成峰意出群。望着它,仿佛看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幽深处,又似云雾缭绕。此诗以精炼的笔墨勾勒出假山的神韵。

其序言述说了假山的由来:天宝初年,南曹小司寇舅以一筐土为我太夫人堂下造了一座小假山。此土山仅一尺之高,代彼朽木承香瓷瓯,安放其上甚是稳妥。其旁植慈竹,几座山峰嶙峋秀丽,别具一番尘外之致。由此,诗人灵感涌现,遂作此诗。

提及五律诗中的仄起高古者,以杜甫为典范。如“严警当寒夜,前军落大星”等句式,皆显现出雄深浑朴、意味无穷的特质。胡应麟所言的高古,即指其高雅古朴,不拘于四声八病的雕琢。杜甫此诗首联便以仄起之势开篇,意在突出假山虽小却意蕴不凡。

望中疑在野,幽处欲生云。此二句生动描绘了假山的景象。慈竹春阴覆盖其上,香炉晓势分外明显。慈竹的子母关系与假山的山峰相互映衬,显得格外和谐。假山虽小,却能引发无尽遐想。而香炉峰的意象更是增添了假山的神韵。

至于颈联所写实景,更是充满了诗意。惟南将献寿之意蕴藏其中,佳气日氛氲,使得整座假山更显生机勃勃。此假山不仅增添了家中的喜庆气氛,更是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值得一提的是,这首诗是杜甫早期的作品。此时的他尚未经历人生的种种磨难,因此作品中也未有太多的人生感悟。即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杜甫依然能够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如此精美的景象,足见其才华之横溢。

在那一年的天宝元年(742年),杜甫的姑姑杜氏离世。他亲自为姑姑披麻戴孝,并写下《唐故万年县君京兆杜氏墓碑》的墓志铭。这一事件或许也成为了杜甫创作这首诗的灵感来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