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劳动后家长评价_劳动家长评价简短20字
近日,渭南市第一小学开展了一项为期三周的家务劳动习惯培养活动。该活动致力于通过丰富多彩的家务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强化学生家务劳动的规划性和持久性,以形成良好的居家生活习惯。
依据《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校精心设计了不同的家务劳动清单。一、二年级的学生学会了如何将书本和文具整齐摆放,使书桌变得井井有条。三、四年级的学生则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下整理床铺,铺平被褥,细心叠好枕头,使房间显得整洁舒适。五、六年级的学生则负责为家人准备丰盛的早餐,从煮牛奶到煎鸡蛋,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爱意,家人的脸上也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这三周的活动中,家长与班共同见证了学生们在家务劳动实践手册上打卡的整个过程,以及他们在劳动中的成长与收获。家长们积极捕捉孩子们参与家务劳动的瞬间,并在班级群里分享他们的劳动日常。
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实践,学校采取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家长们根据孩子们的劳动态度和成果进行星级评价,并在所有劳动之星点亮后,写下他们对孩子们在劳动成长过程中的温馨寄语。活动结束后,班对孩子们的劳动实践进行反馈,并学生参与学校的“校园币”兑换活动。学生们用自己通过劳动获得的“校园币”兑换各种奖品,如第一乐园文创产品、与喜欢的老师合影留念、选择自己喜欢的座位一天等。
在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渭南市第一小学以开放的态度与家庭和社区紧作,构建了“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的劳动教育环境。学校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在家务劳动打卡的过程中体验到家庭成员共同劳动的乐趣,学习劳动技能。通过“校园币”兑换,将学生的劳动成果具体化、可视化。在未来,学校将继续把劳动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树立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