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旷论学文言文翻译_师旷论学的原文及注释
22. 师旷的论学之道
昔时,晋平公向师旷咨询:“我年已七十,心生学意,却恐时光已晚。”师旷应声答道:“何不点燃心中的明灯?”平公疑虑道:“人臣岂能儿戏君王?”
师旷释然言:“臣虽失明,但决不敢戏君。臣闻之,少学如朝阳,壮学如日中,老学如映照。那虽微,与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相比,孰优孰劣?”
平公沉吟片刻,道:“善哉!”
(节选自西汉刘向《说苑》)
【注释解析】
1. 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的君主。2. 师旷:春秋时代晋国的乐师,虽目盲但仍精于音律,热爱学习。3. “暮”在此意为人生学习的最佳时期已晚。4. 炳烛:即点燃烛火,古时无电,火把称烛。5. 盲臣:指师旷自称为失明之臣。6. 闻:指听说之事。其余词语如“好学”、“阳”、“光”等,意义与前述相同。
【译文解读】:
晋平公与师旷有一番关于学习的对话。平公担心年老学习已晚,师旷则以烛火为喻,鼓励他点亮心中的学习之灯。师旷进一步以人生不同阶段的学习作比,强调终身学习的意义。平公听后表示赞同。
【寓意启示】: 人生虽有限,学习永无止境。无论何时开始,都不算晚。
一得之见[轻风徐来]:
学习的旅程永远不设限。无论是风华正茂的少年,还是饱经风霜的老人,都应把握每个瞬间,持续学习。社会如同不停旋转的地球和奔腾的河流,我们要与之同步,唯有通过学习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
知识如同一盏明灯,无论你何时回头,它都在那里照亮你的前行之路。学习不仅是通往成功的捷径,更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和幸福的源泉。
不论你在何时选择启程,学习总是那一处永不消失的风景。它等待着你,与你共度时光,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让我们珍惜每一刻,不断学习,与这个时代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