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律诗格律_平起平收七言律诗格式


格律诗的四种基本句式,以其独特的平仄组合,构建了诗歌的韵律之美。这四种句式分别是:平起仄收、平起平收、仄起仄收以及仄起平收。

其中,仄起仄收的句式还有两种变格,一种叫做三仄尾,一种名为锦鲤翻波。您所提到的“平仄平平仄平仄”就是其中一种变化形式。在七言诗句中,首字的平仄并不拘束,故而常以“中”来表示。

这种句式在近体诗中虽不常见于首句,但在其他位置却常有所见。例如,七言绝句的第三句和七言律诗的第七句,时常采用这种句式。

以杜甫的诗作为例证,其在《存殁口号二首 其二》中,将“天下何曾有山水,人间不解重骅骝”置于绝句的第三句,便采用了这种平仄平平仄平仄的句式。

白居易的《宿裴相公兴化池亭》一诗中,也出现了同样的句式在七言律诗的特定位置。这些实例都证明了这种句式在诗中的运用是相当灵活的。

不仅在七绝和七律中,这种句式在五律中也颇为常见。比如许浑的《早行》和元稹的《城外回谢子蒙见谕》等作品,都在各自的诗句中恰当地运用了这种句式。

虽然首句采用这种句式的例子相对较少,但通过搜寻仍能找到不少诗例。如白居易的《醉中酬殷协律》和杜甫的《所思》等作品,都巧妙地运用了这种句式作为开篇。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这种句式在首句的使用相对较少,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能用于诗歌的首句。实际上,众多大诗人都曾以这种句式作为诗歌的开端,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句式在近体诗中虽不是主流,但依然有其独特的韵味和价值。其灵活多变的应用方式,为诗歌创作增添了无尽的魅力。

总结而言,无论是在何种类型的诗歌中,这种句式都为诗人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其独特的韵律之美,也为读者带来了深刻的艺术享受。

无论是使用还是研究这种格律诗的基本句式,都应将其放在古典诗歌的大背景中进行理解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