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必有我师是谁提出来的_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谁提出的


时光如流水般过去的一天,一通电话从办公室的寂静中跃出,传来邀请,期望我能担任地方老局老年大学的旅游文化课程讲师。我对自己的旅游文化知识有着一定的自信,因为我已经在三所区级老年大学教授过课程,为老同志传授知识,这自然不在话下,但我也深知任何事情都需谨慎对待。我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准备了丰富的案例,心中已有充分的准备,步伐稳健地走向了讲台。

课堂开始了,教室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静得只能听到我的声音。我努力保持平静和镇定,力求将课程内容讲解得准确、清晰、生动并带有风趣。

在那次授课中,有一段经历我至今难以忘怀。在讲解苏州园林中的狮子林景点时,我特别强调了鉴赏园林假山时需注意的四个特点:皱、瘦、漏、透。我逐一详细分析,学员们听得津津有味。课后,老同志老刘悄声向我提出了一些看法:“周老师,您在课上提到的假山鉴定四个特点可能有些片面……”我顿时感到一阵疑惑,难道我讲解有误?他笑着解释道:“您所说的皱、瘦、漏、透主要适用于太湖石,但对于千层山、龟纹石等其他质地的假山则不完全适用。瘦指的是体态挺拔秀丽;皱纹则是凹凸相间有序;漏指孔洞层层相套;透则是孔洞贯通,纹理纵横……”他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和实例,让我豁然开朗,同时也让我感到自愧不如。

后来,班长告诉我,老刘对石头的收藏与研究已经达到了专业水平,他的业余爱好就是探索各种石头的奥秘。他的话语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我深感欣慰的也对自己的教学态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教学之路无止境,每一次的课堂都是一次新的学习与成长。我要以更加谦逊的态度,更加丰富的知识,继续在教学的道路上探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