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镇馆之宝_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文物


一、石鼓

拥有“第一文物”之称的石鼓,是其于文物界的至高无上地位的最好证明。石鼓由十个鼓身刻满秦始皇统一前故事的鼓组成,是最早的石刻,亦为篆书的鼻祖。自唐代初现至今,历朝历代均对其珍视有加。

石鼓的故事源远流长,每逢乱世,它总难逃丢失的命运,然而在盛世又总能寻回。无数历史名人与它结下不解之缘。

首次现世在唐朝的石鼓,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的遗失,又于宋朝被多方寻回。宋仁宗、宋徽宗等帝王,均曾为其寻鼓下落而费尽心思。司马迁之父司马池曾寻回九块石鼓,然第十块石鼓历经多年才在一个不为人知的屠户家被发现,曾被用作磨刀石。

直至元朝,石鼓被永久安置于孔庙,有了专人的,自此再没有丢失。

二、《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堪称“宋朝版的航拍”,是宋徽宗亲手教出的得意门生的18岁作品。此画亭台楼榭、鸥鹭钓叟尽显,人与自然和谐相融,不仅体现了画师的高超技艺,也展现了他超越年龄的思想境界。

画中江山如诗如画,令人陶醉。这幅旷古迄今的青绿山水图,记录了古代艺术巅峰的壮丽瞬间。

三、瓷母

瓷母是乾隆皇帝命令设计的彩釉大瓶,集15个装饰层、17种釉彩于一身的艺术品。它融合了瓷器艺术的精华,代表了古代瓷器制作的巅峰水平。

要烧制这样一件瓷器,其难度之高可想而知。它包含了珐琅彩、洋彩、哥釉、青花等多种彩瓷技术。每一层釉彩的烧制都需要精湛的技艺和恰到好处的温度。

从高颜色釉到低釉上彩,每一层都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与匠心。尤其是将如此多的不同条件、不同温度的釉彩结合到一件作品身上,在科技不发达的清朝,这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乾隆皇帝却完成了这一奇迹。

对于这样一件集大成的艺术品,我们不得不为古人的智慧与匠人精神鼓掌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