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当歌词_铃儿响叮当歌词中文版


《鹰之韵章》

第16集 揭秘西周应国卷云纹铜甬钟的奥秘

在古代文化中,以青铜乐钟为主奏乐器的庙堂雅乐,构建了我国独有的礼乐文化主体,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音乐韵味。

西周应国卷云纹铜甬钟,其通高达到41.7厘米,重约9.58千克。这一珍贵的文物于1980年在湛河区北渡乡沙被发现,并现今被收藏于平顶山博物馆内。钟体呈现扁圆筒形,内部中空与内腔相通,条形半环旋绕,舞面上则以阳线刻有云雷纹样,边沿则环绕着一周凹旋纹路。其独特的造型和精美的纹饰,彰显了西周时期工艺的高超水平。

钟的造型由商代铜铙演变而来,根据其器型及悬挂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甬钟、钮钟、镈钟等种类。当它们按照一定规律编排组合在一起时,就形成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编钟。一般而言,甬钟多以三至九件为一组,有的甚至有十余件组成一组。

每当庙堂之上响起那雄浑之声,其恢弘的音律仿佛能穿越云层,直接传入听者的耳中。那种金声玉振、钟鼓齐鸣的壮丽场面,是古代雅乐独有的魅力。“八音之中,钟声为王”,乐钟不仅是乐器,更是带我们探索鹰城古代音乐发展历程的一把钥匙。

《鹰之韵章》摄制组特此联合河南博物院及平顶山博物馆,共同呈现这一集的精彩内容。您将看到本集的文物海报、讲解员海报以及关于西周应国卷云纹铜甬钟的特写。

在众多细节中,我们尤其关注其独特的柱形枚设计。每个枚都下粗上细,与钟体完美结合。枚篆交接处和钜边装饰着钉,每一行乳钉均以细线框边,使得整个钟体更加精致。篆间、隧部还饰有卷云纹样,更是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