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后驱是什么意思_前置后驱是四驱吗


当今车市,前驱车型日渐增多,而后驱车型逐渐减少并价格走高。

在普遍的印象中,后驱系统通常被认为比前驱系统更为出色,具有优秀的操控性等优点。为什么市场上前驱车比后驱车更为普遍呢?汽车制造商们为何如此青睐前驱技术?

近期,泰哥虽因封闭在家中,但仍然抽空与大家分享历史的点滴。

九十年前,前驱曾是高端技术的代表。

福特甚至为前驱技术打造了一款“概念车”。

回首往昔,后驱曾是主流。在上个世纪初期,前驱车的制造比后驱车更为困难。受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发动机、变速箱、转向机构以及传动机构的尺寸都较为庞大,使得前置前驱的实现变得困难。

在那个时代,车辆通常采用将发动机纵置后轮驱动的方式,以便更好地布置庞大的机械结构。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款上个世纪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的车型,它是后驱车的代表。

当时的各大汽车制造商都认为前驱技术将是未来汽车发展的趋势。

为了追求更好的未来技术,许多厂商开始探索后置发动机前轮驱动的方案。通过将发动机移至车辆后部,可以使车头设计得更为低矮和流线型。

从当时的专利图可以看出,这种设计深受车主们的喜爱。

以亨利·福特为例,他在1934年提交了一份专利申请(可通过专利号US2051474A查询到,并于1936年获得批准)。这份专利描述了一套底盘布置方案,虽然主要是关于刹车系统,但实际上是为了配合流线型车身而重新设计的一套底盘。

这套底盘系统将发动机置于车辆后部,并通过一根长传动轴将动力传输至前轮。方向盘的连杆不仅能控制前轮,还能控制后轮的转向。这表明福特开发了一套后置前驱、带四向的底盘技术专利。

尽管这套机械装置在现代看来相当复杂,但其目的却非常明确。

将发动机布置在后轴可以使车辆的减震器更高效地工作。前轮驱动使发动机能够以更简单、更低成本的方式直接放置在后轴正上方。这消除了为传输动力到后轮所需的机械结构留出空间的需要,使整个车身更为紧凑,为乘客提供了更多的空间。

关于四向的设计是为了解决后置发动机容易导致的转向过度问题。转向过度对于大多数普通驾驶者来说是一个危险的操控特性。专利中前轮承担了60%的转向任务,而后轮则承担了剩下的40%的转向任务,从而使车辆拥有更小的转向半径。

这种设计不仅节省了轮拱内部的空间,还增大了车头的储物空间。

这种设计并非毫无缺陷。在两次中东石油危机后,主流车型开始逐渐舍弃繁重的传动轴以进一步优化车内空间。后置前驱和前置后驱逐渐淡出历史舞台。采用前驱布局可以带来价格、空间和能耗方面的优势,这也正是大多数消费者对汽车这一交通工具的基本需求。

自1970年代起,主打经济性的车型开始广泛采用前驱布局。

1962年,福特推出了其首款面向欧洲的前驱车型。

经过多年的技术进步,现在的前驱技术不仅在提升价格和空间优势方面表现出色,还能满足大多数人的日常及非日常需求。

如今市场上前驱车越来越多,而后驱车则逐渐减少。

不可否认的是,前驱车的最大优势在于其传动距离短、能量损失少。

在设计前驱车时,无论发动机是横置还是纵置,其重心都靠近前轴并与驱动轮的位置非常接近。由于发动机输出轴与汽车前轴平行,变速箱与驱动桥紧密结合在发动机旁。动力可以直接通过斜齿轮传递到差速器上,再经过变速箱、驱动桥的减速增扭后传递给半轴,最终驱动车的前轮旋转。这种设计具有最短的传动距离和最高的传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