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六月六_六月六晒霉日的来历


六月六,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充满仪式感的节日,其习俗围绕着洗浴与晾晒展开。

这句俗语“六月六,晒衣物,不惧霉变与蛀虫”,形象地描绘了节日的传统活动。人们深信“六月六,洗活水,扫除百病与污秽”,从而确保身心健康。与此饮食习俗也是丰富多彩的,各个地域均有独特的体现。

在这一天,多个地区都沿袭着喝羊肉汤的传统。如同俗语所讲“伏羊一碗汤,无需神医来开方”,亦有人说道六月六喝羊肉汤可避夏病。“六月六,姑娘回娘家”的习俗中,羊肉汤更是不可或缺的款待。尽管这风俗背后的含义尚无定论,但以“涮羊肉”为“美食浴”的新词似乎颇具道理,与节日的洗浴主题相得益彰。

提及“六月六吃羊肉”的习俗,它在许多地方都广为流传。在江西的部分地区,人们流行“六月六吃晒肉”,即用腊羊肉煲汤,据说此汤可防痱子、避疰夏。江南地区则有“六月六水鱼炖羊肉”,堪称“鱼羊美食鲜”。而在陕西西安一带,人们钟爱水盆羊肉,被雅称为“美而美”。据传这是由慈禧太后赐名,被视为祛暑健身的应节美食。

回到山东老家,六月六的“美食浴”更加贴切——那就是过水面、即凉面条。古称冷淘面,清朝的潘荣陛曾在《帝京岁时纪胜》中提到:“是日,家家皆食冷淘面……”凉面与热面迥异,经过两次水的处理——下水煮熟后再过凉水、拌菜料——这不正是“美食浴”的生动体现吗?

六月六的食俗在北方多以水饺为主,南方则有不少地方喜食馄饨。例如无锡等地,人们在六月六会食用馄饨或油煎饼,并以此喂养家畜后让其河中沐浴,以求家畜健康无病。至于“六月六熬绿豆”等谚语所提及的酸梅汤、绿豆汤等饮品,无疑也是“浴”文化中的美味之选。

谈及与“晒”相关的美食,南方某些地区在六月六有晒蛋的习俗。如俗语所讲“六月六、晒蛋熟”,即将鸡蛋置于泉水中从卯时曝晒至申时使之熟透。更为奇特的是某些地方的“晒水”习俗,家家户户都会将容器盛满水放置于阳光下,传说以此水制醋、制酱、腌菜等能保持食物的鲜美且经年不腐。

六月六这个节日不仅与洗晒紧密相连还伴随着一连串的美食节拍。除此之外还有天贶节、禾苗节、祭神节等多个相关节日。在舌尖上的“六月六”,各地的美食风味之多实难尽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