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腾的意思_轮番的意思


旅程穿越塔西河水库的边缘,沿着省道S101向东延伸。这条道路穿越破碎的石头路面,逐渐攀升至高处的某处。绕过一座山头,两侧怪石嶙峋,中间则是一道敞开的木栅栏门。几个牧民正驱赶着羊群通过。

我们的车辆缓缓前行,羊群从车窗旁擦身而过,四目所及,尽是一片白色的卷毛和沙尘的喧腾。待牧羊人和牧民也过去后,我们才得以通过那道栅栏门,一路颠簸前行,朝向天山腹地的康家石门子岩画靠近。

S101省道,也被誉为国防公路,其沿途的风景构成了“天山地理风光走廊”。在这条仅三四百公里的路上,沙漠戈壁、高山峡谷、草甸雅丹等自然景观轮番呈现,仿佛将新疆的美景一网打尽。

三千多年前,塞人在这一带过着游牧生活。康家石门子岩画被认为是这个古老的游牧为祭祀天神、祈求生育而进行的巫术活动场景的记录。如今,虽然省道已年久失修,路面破损严重,但依然吸引着我们探寻深藏山腹中的这处遗迹。

那天下午,除了我们之外,路上只有几辆运煤的货车和一些转场的牧民。高山草甸连绵起伏,羊群散落如天空中的白云。往更北的方向望去,大片的赤红丹霞与蓝天相映成趣,显得雄奇壮观。

随着车辆的继续前行,山里突然出现了一所房子和山石状的景区大门及收费公示,标识着康家石门子岩画景区的存在。房子里的工作人员却告诉我们,车辆不能继续驶入,只能步行进入。

我们停下车来,沿着铺砌的道路向山里进发。道路一侧是赭红色的峭壁,另一侧则是草原和零星散落的毡房。行走半个多小时后,我们到达了道路的尽头。这里另有一段由石板铺成的步道和阶梯,通向一片巨大的红色山崖。

这片红色山崖高达200米,峭壁陡峻如削,表面有许多侵蚀而成的纵横凸凹。在这片山崖上,我们发现了292个大小不等的人物和动物形象。这些浅浮雕式的岩画面积达120多平方米,被认为是国内保留最完整的崇拜岩画群。

尽管岁月流转,岩画的低部分因自然剥蚀和人为而难以辨认,但高处的人物形象依然保存完好。这些人物以浅浮雕的方式呈现在岩壁上,有男有女、或站或卧、还有的一脚翘起、仿佛在舞蹈狂欢。此外还有一些男女合图、双头同体、三头同体的形象。

尤其显眼的是一些脸部经过赭红涂色的形象,他们可能是古老人类为了表达某种神秘而刻画的图腾和祭祀场景的见证者。考古专家认为这些形象隐喻着男女的动作和原始人类祈求子嗣繁衍兴旺的崇拜主题。

在探索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个特别的人物形象:脸部像猴子、打着耳洞并露出男的人形图案。这个形象曾被误认为是岩画的中心人物——一位王子但经过西北大学的专家用三维数据对加工工艺分析后发现这个人物最初并没有性别特征原本是驾驭一对老虎的人如今所见的器及其左边的女性都是后来添加的。

通过数字建模和三维数据分析这些岩画最早生成于母系社会时期描绘的是舞蹈场景随着时代变迁父系社会的到来岩画被后人涂改和添加呈现出如今我们所见的崇拜主题。尽管如此这些古老的岩画依然向我们诉说着遥远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寓意让我们得以窥见人类文化的演变和传承。

关于康家石门子岩画的起源还有一种说法与西王母文化有关专家指出它可能是西王母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这个神秘的远古文化如今仍然吸引着我们去探寻更多关于它的秘密和故事。

不论怎样站在这些古老的岩画前我们都能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连接仿佛能够听到远古的呼唤和文化的回声让我们不禁思考起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传承的奇妙之处。《山海经》中描述的西王母或许就藏身于这片赭红山崖之下而我们只是站在了一切的开端去猜测那古老而变幻莫测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