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学什么意思_形而上学是褒义还是贬义
近日,高考成绩揭晓,众多亮点频现。其中,第二届诗词总冠军武亦姝在满分660分的上海高,以理科613分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新雅书院理科试验班录取,令人瞩目。
网络上的热议不断,人们除了对武亦姝的才华表示赞叹外,也对她的全面发展表示钦佩。关于她的成功是源于文学背景还是个人勤奋的讨论也持续不断,众说纷纭。
长久以来,“文科生缺乏数理思维、理科生不懂艺术、艺术生学业不佳”等偏见根深蒂固。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最近的研究结果对这一观点提出了挑战。
这项研究发现,参与音乐课程的高中生在数学、科学和英语等科目的考试中表现更佳。此研究并不局限于选修了高中音乐课程的学生,而是泛指那些选择音乐相关课程的学生。
研究的主要研究者、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教授Peter Gouzouasis表示:“在小学学习乐器并在高中继续学习的学生,在英语、数学和科学方面的技能明显优于未接受音乐教育的同龄人。这不受他们的社会经济背景、族裔、性别以及是否在数学和英语方面进行过额外补习的影响。”这项研究基于对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公立学校完成12年级学业的所有学生的数据进行分析,样本规模超过11.2万人。
学习音乐不仅限于器乐演奏,还包括合唱团、管弦乐团等音乐活动。研究指出,学习器乐音乐的学生相较于学习声乐的学生,其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联更为明显。这表明在器乐学习中获得的技能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学校学习。
尽管有网友认为此项研究未能完全排除其他变量,因此无法明确指出因果关系,但这一观点仍得到了大量人的支持。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像武亦姝这样在学术和艺术方面都表现出色的“通才”确实存在。
这类“通才”常常被人们称为“人生赢家”。在英语中,描述这类人的词汇有polymath(博学者)、renaissance soul(文艺复兴式的人才)等褒义词。也有人认为这类人可能只是对各种事物浅尝辄止的“半桶水”,用词略带贬义。
回望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如亚里士多德和达芬奇这样的通才。他们不仅在哲学、艺术等领域有卓越的贡献,也展现了全面发展的能力。再如武亦姝这样的现代“通才”,她的文学造诣和理科成绩同样令人瞩目。
对于专才与通才的辩论从未停止。近年来新高考的似乎为那些对文科理科都有兴趣的学生提供了更多机会。新高考采用“3+1+2”的模式,旨在改善原本文理分科的弊端,真正让学生有机会发展多样的学科兴趣。
无论是专才还是通才,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哪个更能满足社会需要。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是专才还是通才,都需要付出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注:部分词汇解释:
Curriculum:全部课程 Ensemble:乐团、剧团或舞剧团 Notation:记号 Cognitive:认知的 Polymath:博学者或全才 Standardized:标准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