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斜角公式_倾斜角大小怎么求
【行业热点资讯,能源从业者的必备选择,请点击关注以了解更多】
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领域中,对太阳能光伏电池方阵平面的倾斜角度有一定的研究要求。该角度即其与水平地面的夹角,是影响光伏电池方阵接收到的辐射总量的关键因素。
太阳的公转使得其在一年中围绕地球进行旋转,而直射点则不断在地球的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不同时间与位置的光伏电池会拥有不同的最佳倾角,这也是它与地理纬度息息相关的部分。
若以赤道作为参照点,当逐渐靠近地球的两极时,所需的最佳倾斜角会有所增大。开始从水平角度(0°倾斜角)变化到最佳倾角时,光伏电池接受的辐射量会逐渐增加,直至达到峰值后,再继续增加倾斜角则会导致辐射量减少。
在光伏电站的设计过程中,会基于历史数据来确定不同的倾斜角度下的全年累计辐射量。进而选取接收最高辐射量的角度进行设计,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最佳倾角。但这种选择并不是孤立的,它还需要考虑其他多种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倾斜角度对积雪滑落的影响、在倾斜角变化时对光伏组件的抗风压和抗雪压的影响等。这些影响进一步涉及到光伏支架的选材和基础配重的问题。
为了更准确地对比不同倾斜角对发电量的影响,通常会采用单一变量对比法。但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实际条件的限制(如未建设特定倾斜角的光伏方阵),可能需要借助PV-SYSTEM设计软件进行数据模拟对比。
以34°安装倾角为例,我们结合发电理论数据和理论衰减率,与于田电站并网后的历年发电数据进行对比。从2015年至2019年的准确率数据显示了其高度的可靠性。NASA气象数据库也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根据N36°45'、E81°51'、海拔1600m的地理条件下的综合分析,于田光伏电站的最佳倾斜角确定为37°。此角度与实际安装倾角的理论发电量存在约4.2万kW.h/a的差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