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点怎么求_拐点怎么求例题
1.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当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同时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不再随时间发生变化。
2.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与分析:应充分利用速率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
3. 化学平衡移动的解析:影响因素包括浓度、压强和温度。这种移动可以通过勒沙特列原理来分析。化学平衡移动的本质是这些客观因素对正逆反应速率产生不同的影响,导致V正≠V逆,从而使原有的平衡状态发生移动。
4. 等效平衡的分析:等效平衡主要有等温等容和等温等压两种情况。
5. 速率与平衡的图象分析:主要关注图象的起点、拐点和终点。
例题1:在一定的温度下,对于反应3A(g)+B(g)⇄2C(g)+2D(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 单位时间内生成3n mol A的生成n mol B
B. 单位时间内生成3n mol A的生成等量的D
C. 容器内总压强不再随时间变化
D. 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随时间变化
解析:通过判断正逆反应速率是否相等以及各组分浓度是否发生变化来确定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捷径:B项中,生成A的同时消耗D,而生成的D浓度不再变化,说明达到了平衡状态。
在处理此类问题时,要注意考虑反应的特点以及反应过程中各组分浓度的变化。
例题2:对于反应2A(g)+3B(g)⇄ 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何比较?( )
解析:选择同一种物质作为基准物质,将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转化为该基准物质的反应速率,然后进行比较。
在比较反应速率时,应确保所选择的物质具有相同的单位和化学反应计量数比例。
方法规律
1. 判断化学平衡状态时,关键在于正逆反应速率的相等以及各组分浓度的稳定性。
2. 等效平衡状态下,无论起始条件如何,只要通过化学计量数转换后各组分的量相同,则最终将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
3. 在处理化学反应问题时,应充分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关系以及各物质的浓度、速率等信息。
最后一个问题专区:
想让你的高考成绩每9分钟提升5分吗?
如果答案是:想!
那么,快来下载【乐学高考】APP吧!这里了众多经验丰富的老师,他们将为你提供高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助你轻松成为学霸!
不论你是使用安卓手机还是iPhone,
现在下载【乐学高考】APP,让学习变得更加简单、高效!
快来加入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