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有鱼词类活用_《北冥有鱼》特殊句式
《北冥有鱼》
编撰人:流水流远
一、字词详解
北冥(同“溟”,意为海)中有一条鱼,名为鲲。鲲的体型巨大,无法估量其具体长度。当鲲变化为鸟时,它被称作鹏。鹏的背部广大无边,不知延伸至何方。当它振翅高飞时,其翼如悬挂天际的云层般壮观。
此鸟名曰鹏鸟,常有迁徙之举。每当海水涌动,它便会飞往南冥。南冥之地,乃天然形成的水池。记述此事之书,名为《齐谐》。此书专载奇异之事,其中一篇言及鹏鸟迁徙南海之事。
鹏鸟展翅飞翔,波涛随其击水行进三千里。当其乘着旋风盘旋上升时,其飞翔之高,可至九万里高空。这一切皆需凭借六月之风力方可实现。
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皆是生命呼吸之力的展现。天色虽蓝,是否为其真正之色?抑或是因其高远而使人难见其尽头?即便鹏鸟俯视下方,也不过如人观天一般。
二、译文参考
北海有一条名为鲲的巨大鱼类。它的体积如此庞大,以至于我们无法估量其具体大小。当它变化为鹏鸟时,它的名字也变成了鹏。鹏的背部广大到无法想象其边界。当它振翅高飞时,那展开的双翼就像天空中悬挂的云层一样壮观。
这只大鹏时常会迁徙到南海去。那南海是一个自然形成的水池。《齐谐》这本书专门记载了这些奇异的事物。书中描述道:当大鹏迁徙到南海时,它振翅击水而行,产生的波涛高达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上升至九万里的高空。这一切的壮丽景象都依赖于六月的大风。
山野间的雾气、尘埃等自然现象,都是生命呼吸之力的体现。天空的蓝色是它的真实颜色吗?还是因为它的高远而使我们难以看到它的尽头呢?即使是大鹏俯瞰下方,也只是像人观天一般罢了。
三、文意解析与思考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主张崇尚自然,对待生活顺其自然。在上,他主张无为而治。虽然《北冥有鱼》中的大鹏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但庄子以虚构的形象、描写幻想的特征来详细地描绘它。
文章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鲲鹏的形象和活动范围,如“不知其几千里也”、“九万里”等,展示了其磅礴壮观的形象。这并不代表鲲鹏是真正的“逍遥”,而是说明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依赖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有所凭借。
《北冥有鱼》等文章借助寓言故事来说理,使文章生动活泼、寓意隽永、感染力强。这激发了人们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