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_好雨知时节的深层含义
杜甫之诗,犹如璀璨星辰,与李白并肩闪耀。韩愈曾赞誉李白与杜甫的诗作为“光焰万丈长”。在众多诗人中,杜甫以其独特的家国情怀,独树一帜。尽管个人偏爱李白的洒脱与飘逸,但不得不承认,杜甫的格局更为宏大,其喜怒哀乐皆洋溢着深厚的家国情感。
杜甫的情感世界与众不同。《春望》中流露的哀愁,为家国而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的心声,为天下漂泊之人而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喜悦,为一次捷报而生。可以说,杜甫将自己的命运与之忧乐紧密相连。
在深入研究诗圣的沉郁之作后,本篇我们将引导您领略他少有的欢乐诗篇——《春夜喜雨》。
《春夜喜雨》
作者:唐·杜甫
好雨似乎会选择时节
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
伴随和风
悄悄进入夜幕
细细密密
滋润着大地万物
浓浓乌云
遮住了田野小路
唯有江边渔船上的一点渔火
放一线光芒
等天亮的时候
那潮湿的泥土上
便会长出了
红艳艳的鲜花。
这首诗描绘了公元761年春夜的一场细雨,那时杜甫已在成都定居两年。经过安史之乱的漂泊岁月后,杜甫终于安定下来。他在成都建了一间草堂,这首诗便是在春雨过后的情景中创作而成。
此五言律诗广为人知,历年来被选入课本。其意境将雨、风、小径、云、江船、花等元素完美融合,由雨夜写至清晨,一气呵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工整度与字句之妙。如“野径云俱黑”与“江船火独明”的对仗,既工整又富有乐律之美。而最后以景结情,对“好雨”二字加以具象化描述,令全诗更加细腻动人。
诗中虽用词浅显易懂,却有两个字尤为耐人寻味——首句“发生”二字常令许多读者困惑。或许有人认为“发生”即为雨落之事,如此解释虽无错,但难以完全传达出杜甫诗中的深意。
实际上,“发生”二字的主语并非是雨,而是春天的植物们。“发生”在此处指的是植物的萌发生长。此两句深得杜甫遣词之妙,若非如此精确用词,则“好雨知时节”一句便无法着落。因为“发生”指的是植物生长的契机,故显示出雨水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杜甫的诗向来字字珠玑。除“发生”外,此诗中的“重”字亦用得极妙。为了刻画春雨后花儿含露的状态,杜甫选用“重”字来描绘锦官城内的花儿,将花儿饱含雨水的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多年研读唐诗的经验告诉我们:多数诗人的作品初读便能知其好坏;但杜甫的诗不同,初读觉得好,细究每一个字眼后更是赞叹不已。元稹曾评价杜甫:“杜诗浩荡津涯,处处臻到。”这“处处臻到”四字恰如其分地评价了杜甫诗作的精湛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