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里桃花庵


唐寅,人称伯虎先生,亦称唐伯虎。因生于寅月寅时寅日,故取名唐寅,又因生肖属虎,遂得字伯虎。唐伯虎,明代杰出的书法家、画家及诗人,享有“江南第一才子”之誉。其名因《唐伯虎点秋香》一剧而为大众熟知。他同沈周、文徵明及仇英齐名于画坛,被誉称为“吴门四家”,又尊为“明四家”之一。其诗文造诣亦不逊色,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合称为“吴中四才子”。

唐伯虎曾有意投身科考,欲以才华博取功名。在人生旅程中,他遭遇了一场重大变故——1499年,他牵涉徐经科场舞弊案,被控以考场之。出狱后,他被贬为浙藩小吏。自此,他心灰意冷,放弃了科考之路的进取心,而转而在诗画之中找寻寄托。他终究成就了一代名画家之名。

今录其七言古诗一首《桃花庵歌》,此诗乃唐伯虎之传世佳作。

唐伯虎画像

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内长桃花。此庵之中居桃花仙子。仙子种植桃树茂盛长,手折桃枝化做银钱去买酒花。醒时但坐桃花下品酒品诗话,醉卧花丛间无忧无虑过日夜。花前花后光阴如梭逝,酒醉酒醒岁月似水流年过。但愿终老在花与酒之间度日如年享乐事,不愿低眉俯首在人前谦恭自惭形秽。

直译解释:

桃花坞内建有一座桃花庵,庵中住着一位以桃花为伴的仙人。仙人四周种满桃树硕果累累,偶尔折下桃枝去换酒来品饮消遣。清醒时只在桃花树下品诗作画,醉意朦胧时则卧于花丛之间酣然入睡。就这样日复一日花前花后度过时光,年复一年酒醉酒醒间不知不觉地老去。

唐伯虎的《桃花庵歌》表达了他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及淡泊名利的心态。

赏析: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1505年,距离唐伯虎科场受诬仅六年之遥。他早年曾有解元之称,后因徐经科场舞弊案牵连而功名被夺、仕途受阻。在长期的岁月里,他领悟了功名利禄的虚幻无常,遂以卖画为生,过着与花为伴、以酒为友的悠闲生活。此诗正是他自由自在生活的写照。

前八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他居住在名为桃花坞的幽静之地,以桃花为伴的生活让他自得其乐。他既种桃树又以桃枝换酒来品饮享受人生。无论是清醒还是醉意中都在桃花树下寻找着人生的真谛。他的生活虽看似不羁但却流露出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中间八句则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他不愿在面前屈膝卑躬而是希望在平凡的赏花饮酒中度过一生。对于穷人来说与酒盏和桃花相伴的平凡生活也许正是他们的幸福与命运所赋予的缘分。富人们所追求的与贫者间的贫富差距只是生活中的一段小插曲而诗人更强调的是贫者内心自由与闲适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