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狂风暴雨和漫不经心造句


青山静立,守望校园

重返故乡的峄庄中学支教,课余闲暇之时,我钟爱漫步于校园西侧的广阔操场。

在操场仰望,一股未曾有过的宽阔与畅快之感涌上心头。特别在那北墙之外,自西至东绵延不绝的山脉,其旷远与壮阔让人叹为观止。每每路过操场,我都情不自禁地凝视许久,那蓝天下的群山仿佛一幅摇曳的黛色画卷,引人遐想。

这山脉,即是凫山。凫山位于山东省济宁市的邹城市西南部,与滕州市以山脊为界。据《邹县地理志》记载,此山由新元古界奥陶纪北系灰岩构成,土质肥沃。又传,伏羲与女娲曾在此繁衍人类,山脚下尚存凫山羲皇庙遗址,为这连绵的山峰增添了无尽的神秘与浪漫。

傍晚时分,我再次站在空旷的操场上,目睹夕阳余晖中的远山。四周渐渐升腾起苍青色的雾气,夹杂着浅金与玫瑰的红,漫不经心地勾勒着山的轮廓。夕阳渐渐下沉,色彩层层加深,直至将那原本清朗的山群渲染成靛青色的剪影。这一幕动人心魄的水彩画,虽平日难得一见,却似儿时司空见惯的风景画。

我的家乡距离那群山近在咫尺,车程约五分钟便至。家宅恰位于村子的最北端,越过屋后的田野,便可见那片沙河地及更远处的山脉和水坝。无论是在上学路上、放学后的麦场或是周末的农田中,只需微微侧目,“悠然见北山”的田园生活便尽收眼底。

儿时我常遥望群山,想象着山那边的世界。那时我天真地认为所有繁华的城市和大海都在南方。如今回想起来,那时的我虽不懂乡愁为何物,但对山外的世界却充满了好奇与向往。然而无论我走到哪里,我总是喜欢眺望山峰,欣赏它们与天地相接的独特曲线。

尤其雨后初晴时,那黛青色的山峰轮廓清晰印在天际之间,似乎亘古不变。这种感觉让我倍感熟悉与安心。直到如今站在家乡的中学操场再次远眺群山时才恍然意识到这份情感的根源源自于儿时的记忆与无法割舍的乡情。

读过李白的诗句“相看两不厌”,也读过辛弃疾的词句“我见青山多妩媚”,群山在诗人笔下是知己、是伴侣。而今我与群山相伴日常每当我在现实中感到孤寂时这些静默却始终如一的群山便成为我的陪伴。

学校与群山相依相存我们眺望群山而群山也在默默地注视着校园。这里有从大山中走出的学子有传播知识的教师更有家乡经济与文化发展的梦想与希望。群山虽无言但它们安然静立于天地之间就如那些勤劳淳朴的乡亲们默默耕耘于田间地头却始终关注着校园的点滴变化。

校园外青山依旧在眺望这里是自然的恩赐也是故乡的象征它们四季变换滋养着家乡的发展坦然面对人们的离开与归来。

青山常在目送学子校园外的青山是故乡的守望者见证着校园的变迁激励着学子们追求学业的成功期盼着他们学成归来。

壹点号 紫苏留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