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命之徒歌词
近期,宁波华天小学的王老师在其微博上分享了名为“我们1班微”的内容,这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
时间的流逝如同沙粒不断坠落的过程,这既象征着光阴的消逝,也不单纯意味着个人失去了什么。如果从出生的那一刻算起,我们确实在不断地失去时间;但如果将生命的终点定义为拥有全部时间,那么,时间对于我们而言并非逝去,而是在不断获取。
从一位小学生的作文中,我们不难发现他对时间的理解:在成长的过程中,人似乎越活越拥有更多的时间。这似乎与我们常有的认知有所不同。王老师在批改时被这篇题为《沙漏》的作文所触动,于是将其内容分享在了微博上。
这篇周记是王老师布置的作业,主题由学生自行选择。小邵选择了《沙漏》作为主题。他在观察沙漏流逝的过程中,深入思考了时间的意义。
小邵能写出如此深度的文字并非偶然。王老师在微博上透露了这位小朋友对科幻文学的热爱,他是《三体》的忠实粉丝。
“他是一个独特的男孩,热爱阅读和写作,尤其钟爱历史和科幻作品。他曾撰写过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的读后感,甚至对《万历十五年》进行了深入点评。”王老师分享道。
从五年级下半学期开始,他每天中午都会进行冥想,反思自己、规划未来。而《沙漏》正是他冥想主题的体现,这首歌的灵感来源于老鹰乐队的《亡命之徒》。
作为语文老师,王老师对这篇作文的评价是:“如同帕斯卡所说,人类虽是自然界中脆弱的苇草,但拥有思考的能力使我们的存在有了价值。很高兴看到我们班有这样一根苇草正在茁壮成长。作为你的老师,我感到荣幸能分享你的思考。阅读使你的人生丰富多彩。愿你从中获得快乐,并继续创作更多优秀的文章。”
据了解,《沙漏》并非小邵首次探讨时间的意义。他曾写过另一篇周记《用心听见时间》。
在同学眼中,小邵总是显得聪明且富有智慧。此次《沙漏》成为热门文章,是因为网友们被小邵文字中展现出的逻辑感所吸引。
@海尔兄弟:现在的小学生逻辑这么强了吗?我不禁要问自己六年级时在做什么……
还有网友表示:看完这位六年级学生的作文,感觉可以开始追寻那所谓的“全部时间”了。
除了赞叹之外,许多网友也提醒王老师,小邵的作文中已经展现出唯物辩证思维,应好好培养他的天赋。
大家对此有何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