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家长意见及建议
近期,一部分孩子即将进入新的学习环境,这其中特别是一些即将迈入小学门槛的幼升小孩子,家长们正忙碌着为孩子们的入学做准备。
前几天,有位家长分享道,她正在家“赶工”。原来,她正在整理家中的毛绒玩具,将它们有序地收纳在客厅和卧室的整理箱中,同时也在整理书架和床头孩子的绘本书籍。因为——新老师即将家访。这一消息在徐汇静安等部分小学已经启动。
对于小一新生来说,家访是一个与新老师、新同学建立初步联系的重要环节。家长和孩子如何在家访中留下好印象,其实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未来在学校的初步人际关系。家访的环节,其目的在于让老师进一步了解孩子的家庭环境、家庭成员以及孩子的兴趣、特长、优缺点等,以便于更好地指导孩子的学习。
家长们应该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家访。也要注意手机来电提醒,避免错过老师的电话。
自七月下旬起,徐汇、静安等区域的小学已开始实施新生家访。家访中,老师会与孩子及家长进行哪些交流呢?
在静安区的某次家访中,老师不仅询问了孩子的兴趣爱好,还关心了孩子的视力情况。老师也了解了孩子在暑假里的准备情况,并夸赞了孩子的努力。在与家长的交流中,老师布置了几项任务:学会跳绳、8月26日的返校日以及孩子可以思考一个学期或一年的小愿望等。
而在徐汇区的另一位家长反馈中,老师则详细解释了幼升小的学习习惯、所需准备的物品以及基本作息等情况。
家访中,老师主要会了解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家庭成员组成以及接送情况等。老师也会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深入的交流,了解家庭的教育理念、孩子的表现以及未来的期望等。老师还会为孩子介绍校园新生活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在与新班沟通时,家长应避免过度夸大孩子的优点或过分流露对孩子的担忧。应客观地与老师分享孩子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家长还可以从家庭情况、孩子的优缺点等方面与老师进行沟通,并了解学校的日常制度、学习安排等。
在准备家访时,家庭环境应保持整洁但不必过于刻意。家庭成员的穿着应得体大方。在和老师的交流中,孩子应表现得有礼貌、自然大方。若有需要,孩子还可以引导老师参观自己的小书房、绘画作品等。
关于家长们纠结的送礼问题,大多数家长和学校都认为没必要在家访时送礼。老师们的正常工作之一就是家访,将这个过程“功利化”并不利于孩子们的成长。如果真的想表达敬意,开学后的教师节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孩子们可以亲手制作贺卡或小制作送给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