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敲侧击最经典十句话
北宋诗人林逋曾言:“言语伤人者,如刀斧之利;技巧害人者,毒于虎狼。”真正心肠的人,不仅言辞犀利,更会在暗中伤人,使人防不胜防。那些表面言辞尖锐而内心善良的人,虽然言辞不好听,但不会蓄意伤害他人。
通常情况下,人在受到伤害时会本能地反击或防御。盲目对抗、以牙还牙的做法反而会显得缺乏素质,与对方陷入同样的恶性循环。真正有智慧的人,始终不会丢失“善良的本性”,他们知道如何对症,不轻易翻脸,而是用柔和的力量化解对方的攻击。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了解心肠的人的关键在于学会察言观色,识别他们的特质。在力量悬殊的情况下,直接对抗只会让自己处于不利地位;而在力量均衡时,则需要运用巧妙的策略才能取得胜利。
《易经》中有言:“耳听而不学,不如聋者也;眼看而不学,不如盲者也。”同样,如果口能言而不知学习,那么其作用将大打折扣。我们可以推断出,心肠的人可能拥有健全的五官和心脏,但可能缺乏学习或将智慧用在了不当之处。
观察他们的耳朵,他们可能擅长曲解别人的话意,找到别人的弱点。比如在工作中,他们可能铭记上司的失误,一旦不满意安排的工作,就会将这两件事联系起来作为谈判的。观察他们的眼睛,他们可能擅长发现别人的错误和痛苦。他们的目光所及之处总能发现刺。观察他们的嘴巴,他们可能擅长离间和暗示错误方向。即使是天真无邪的孩子也可能被他们的甜言蜜语所迷惑。至于他们的心灵,可能总是想着歪点子,喜欢给别人制造麻烦和陷阱。
要理解一个人的特质,就要将他与真正的君子进行对比,观察他的言行举止是否有异常;留意他周围的人是否犯错;了解他的过去和犯错的悔改程度。“纸包不住火”,一个心肠的人总会露出马脚,特别是在细节上最容易显露真心。
“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与其翻脸不如微笑,与其计较不如大度,与其对抗不如和解。有三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应对心肠的人:一是放宽胸怀,接纳现实;二是旁敲侧击,断其臂膀;三是善用规则,打击小人。
最后要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都可能在善恶之间摇摆。当我们面对极度的人时,应该带着治病救人的目的去行动。如同无相禅师所说:“一根蜡烛可以引燃千万支蜡烛,光亮增加了千万倍,而最初的蜡烛并不因此减少光亮。”在我们自身发光的那些的东西自然会显得微不足道。如同阳光既能够照亮开阔的地方,也能照亮无人涉足的荒漠。
作者:布衣粗食。希望这些文字能够触动你的心灵。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