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菜春节前后价格变化
在2月18日一场小雨后,鲍开春动员家人采收莲花白。作为成都彭州濛阳街道的蔬菜种植户,他算了一笔经济账:目前叶菜的地头价低廉,若雇佣工人采收,成本将远高于收益。类似的情况在多个蔬菜种植户中普遍存在,导致他们感叹这一季节的付出或许只能换来微薄收入。
个体的困境在统计数据上得到了直观的体现。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发布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周内,纳测的33种大宗蔬菜中,有16种蔬菜的价格跌幅超过10%,其中芹菜的价格跌幅最大。莴笋、莲花白、黄瓜等蔬菜的价格也显著下降。
从事蔬菜批发的赵凯表示,去年受多种因素影响,四川菜价一度高涨。但随着季节变化,菜价开始逐步下滑,虽在元旦后有所反弹,但春节假期过后又迅速回落。
市场专家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多方面。首先是春节过后的自然回落,交易量和价格都会按惯例回调。北方蔬菜产区遭遇暖冬,设施蔬菜产量猛增,带动了整个菜价的下滑。作为冬季南菜北运基地的四川,今年面临着“北菜南下”的竞争压力。北方主产区如山东、河南、河北等地的大棚蔬菜产量高于往年,导致部分反季节蔬菜价格回落。
那么,未来的菜价走势如何?业内人士预计,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到3月下旬。届时,当北方大棚蔬菜和本地露天叶菜都完成上市,菜价可能会逐渐恢复到常态。最终反映在消费端的时间点可能要到3月下旬甚至更晚。这不仅是市场的自然调整,也反映了全国范围内的农产品供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