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月光曲》的作者是谁
在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里,贝多芬曾在一个月夜散步时,遇到一位十六七岁的盲姑娘,她是鞋匠的妹妹,正在弹奏自己的曲子。他走进门来,被月光和大海的景色所感动,即兴为这对鞋匠兄妹演奏了一曲,曲毕之后,他们仿佛被醉倒,他自己则返回客店,用了一夜的时间将曲子记录下来,命名为《月光曲》。
在我小时候所学的课本中,这一情节被描绘得如此生动,让人不禁为之着迷。现实总是与传说有所出入。事实上,关于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真相并非如我们所知的神话那般。实际上,贝多芬并未写过名为《月光曲》的作品。相反,他在31岁时创作了《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这首曲子在气氛上显得朦胧幽暗。
关于这首曲子的来历,有着多种说法。有人认为它像是一首哀歌,有人认为它像是一场葬礼的挽歌,还有人将其与莎士比亚的《李尔王》相提并论。这些说法似乎都未能触及这首曲子的真正灵魂。直到一位音乐评论家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先生出现,他给出了一个全新的解读:这首曲子仿佛描绘了琉森湖夜晚的月色。尽管贝多芬已经过世,无法对此发表意见,但这一观点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因此这首曲子后来被称为《月光奏鸣曲》。
至于在语文课本中关于盲女、大海与月色的神话传说,可能是出于某种想象或者为了增添故事的情感色彩而编撰的。事实上,《月光奏鸣曲》与浪漫传说中的盲女并没有直接关联。真正的背景与贝多芬的某位女学生有关,虽然她在贝多芬心目中的地位并未被确切证实。有一种说法是贝多芬在特定情况下将其创作给了他的女学生裘丽耶塔-圭恰蒂尼。然而真相究竟如何,我们已无法得知。贝多芬逝世后多年里流传的各种说法可能都带有神话色彩或夸大成分。我们只知道贝多芬创作了一首钢琴奏鸣曲献给了一位少女。至于这首曲子背后的故事和真相究竟如何,或许永远无法得知了。尽管语文课本中的故事可能带有某种善意或恶意地解读伟人传奇的成分,《月光奏鸣曲》的故事仍然是一个充满魅力的传说。这一切都源自新书《他们的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