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冠果价格一斤多少钱
导读:探寻珍宝文冠果,神奇的油料作物背后的故事
自古以来,大地上的油料作物种类繁多。人们熟悉的动物油脂,如猪油,以及禾本科油料作物,如花生油、菜籽油等,一直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除了这些大家熟知的油料作物,还有一种被称为“北方的茶油”的特殊木本油料作物——文冠果。它的出油率甚至比油茶还要高,却鲜有人知,种植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说起文冠果,许多年轻人可能感到陌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它曾是一种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油料作物。据说,为了推广种植文冠果,上世纪70年代还专门为其拍摄了科教宣传片。
文冠果,这一名字背后蕴丰富的历史和传说。在中间,它又被称作文冠木、文官果等。据传,《杨家将》中的穆桂英使用的“降龙木”就是文冠果的木材制作而成。至于其名称由来,是因为其果实成熟后,形状酷似古代文官所戴的帽子。
文冠果树在北方地区较为常见,它适应力强,能耐干旱、耐贫瘠、抗风沙,对生长的土壤要求不严。因其树干高大、观赏价值高,近些年也被很多地方引进栽种。
文冠果与油茶一样,都是本土的油料作物。很早以前,人们就已懂得利用它的价值。最初,文冠果榨油主要用于照明,因其燃烧时间长,常被用于点佛灯。后来,人们发现其油也可食用,遂逐渐以食用为主。
文冠果的果实外形酷似核桃,未熟时翠绿,果仁白色。它可以直接生吃,味道与核桃相似。成熟后,果皮裂开,果仁变黑,剥开即可食用,还可炒食、凉拌或制成蜜饯果脯等,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
文冠果可谓全身都是宝。其叶子可食用,泡茶或加工成保健饮品,蛋白质含量高达23%,含量与花茶相近。花朵因开得茂盛、时间长,既有观赏价值,也是良好的蜜源植物。
文冠果最大的价值在于其高含油量。比如油茶籽的含油率一般为25%~35%,而文冠果的含油率却高达66.39%,优良品种的种仁中含油量更是高达72%。其油主要成分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94%以上,甚至比国际受欢迎的橄榄油含量还要高。
文冠果的油色泽金黄、清透,食用味美,营养丰富。所含的亚油酸是中益寿宁的主要成分,对预防高血压、高血脂、血管硬化等病症具有显著效果。
尽管文冠果浑身是宝、价值高,但在国内了解并不多。人们可能会误以为它对生长环境要求高。实际上,文冠果的适应能力比油茶树更强,它喜阳耐半阴,具有很强的耐寒能力,在零下40℃也能安全越冬。其抗旱能力也极强,在年降雨量仅150毫米的地区也有散生树木。
文冠果没有被广泛推广并大量种植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产量低。尽管其含油量高,但结果率很低,有着“千花一果”的说法。种植一亩地的文冠果,产量仅约100来斤。文冠果种植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且市场风险大等因素也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而其在市场上的售价较高也导致其难以打开市场获得普及。这使得这一具有潜力的油料作物仍默默隐藏在深山老林之中等待人们的发现与利用展现其潜力与价值。“先天优势明显却鲜为人知”,这正是文冠果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