拭目以待是什么意思
历史上的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中,描绘了旧臣和山林隐士共同关注即将到来的大事件。“他们无不拭目以待,准备见证即将到来的巨变。”当时,刘备兵败后退居江夏。曹操则采用荀攸的计策,意图一举统一南方,于是以为名,调动庞大的沿长江南下。
孔明得知消息后,预见到孙权将会派人来江夏探听虚实。他提出与孙权共同对抗曹操的策略:如果南方有利,便联合他们共攻荆州;如果北方占上风,则趁机夺取江南之地。这一战略显示出了孔明的深思熟虑与对形势的敏锐洞察。
就在鲁肃被派来江夏吊丧。孔明便与鲁肃一同去见孙权。孙权的首席谋士张昭试图为难孔明,他以历史上的管仲和乐毅为比喻,质疑孔明自比于他们的才华是否名副其实。张昭的话语暗含讽刺与挑衅,质问孔明加入刘备阵营后,为何未能实现人们的期望,反而导致刘备接连失利。
诸葛亮并未被这些言语所动摇。他冷静客观地分析了当前的形势,指出尽管历史进程有时曲折多变,但只要抓住时机和对手的弱点,便能转危为安。他通过与孙权的合作,成功地争取到了共同对抗曹操的机会。
“拭目以待”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对自己的主张充满信心,相信对方最终会明白自己的决策是正确的;另一方面则是提醒对方,结果如何还需拭目以待,以观察对方的主张能否兑现。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诸葛亮的自信与从容,也展现了他对形势的敏锐洞察与策略性思考。在这场错综复杂的中,诸葛亮的智慧和勇气最终帮助蜀汉走向复兴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