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偷光完整版的故事


成语“凿壁偷光”,生动描绘了那些家境贫寒却读书刻苦的人们的形象。

这一成语源于一个古老的故事,记载在《西京杂记·卷二》中。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匡衡,他热爱学习,然而家中却没有足够的烛火供他夜晚读书。邻舍有,却无法照亮他的屋子。于是,匡衡心生一计,他穿透了自家的墙壁,引入了邻舍的光亮,以此微弱的光线来阅读。

匡衡的刻苦努力感动了乡里的一位大户人家。这户人家虽然富有,却缺乏文化,家中藏书众多却无人能读。匡衡便主动到这家大户人家做雇工,辛勤劳作,却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奇怪,询问原因。匡衡诚恳地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后大为感动,于是借书给他。就这样,匡衡最终成为了一名文学家。

匡衡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激励后人的典范。他面对生活的贫困和困难,却不失学习的热情与毅力。他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着坚定的信念,积极寻找学习的机会。即使只有微弱的光线,他也能够坚持不懈地读书,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学习的道路上,困难和挫折是常有的事情。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气馁,要勇敢面对困难,持之以恒地追求知识。只有像匡衡一样,坚定信念、克服困难、不断努力,我们才能够取得成功。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只要我们怀揣梦想、坚持努力,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