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掌老八掌完整演示
在梁派武艺的精粹之中,八卦掌的“老八掌”颇具代表性,其单换掌更是被视为之根基。其歌谣如此描述:
单换掌势不寻常,左右旋动显真章。
左旋右转互为根,抽身倒步自成章。
这四句口诀虽简,却凝聚了梁派八卦掌的核心思想,即以腰为轴、以走为法。今日,就让我们一同揭开这神秘掌法的面纱。
一、单鞭起式显神奇
歌谣首句看似平常,实则内藏深意。单换掌的起式如“单鞭”般舒展大方,手腕外旋,虎口撑圆,掌心斜向上。这静态的姿势中,已蕴含了“拧裹钻翻”的螺旋劲力。
在前掌的掌根处,有一种顶劲的劲道,五指回裹,通过虚实变化迷惑对手;而后掌藏于肘下,伺机而发。这构成了“出手顺逆随身起,落步开合四梢行”的攻防节奏。在实战中,前掌可化推托为引领,后掌可变搬扣为劈进,充分体现了“十六字诀”中的“穿闪截拦、粘连粘随”。
二、左右循环更进阶
这一部分揭示了单换掌的进阶精髓——非单侧练习,而是左右势对称转换。梁派八卦掌强调“左必有右,势势相承”,通过反复的推磨、拧翻,形成了“腰如轴立,手似轮行”的整体力量。
在练习时需注意拧腰带手,形成攻防一体的“前掌虚实,后手埋伏”;步随身转,转身时以胯为轴,配合大步扣步调整身形。这样能确保在“抽身倒步”时,重心依然稳固。
三、抽身倒步合时机
正如梁派歌诀所说:“走为上策,不招不架妙无穷”, “抽身倒步”是八卦掌步法的精髓。在单换掌的走转过程中,通过腰胯主导的“抽身”与“倒步”实现快速变向。这需要步法与身法的配合,以“走”为用,通过“闪展腾挪”化解劲力,而非硬碰硬。
具体表现为:腰胯为轴:练习时需松肩坠肘、空胸紧背,保持脊柱中正,使气力贯通四梢;方位转换:通过不停的左换右、右换左,形成360度无死角的攻防体系;步法圆活:采用趟泥步保持脚底贴地摩擦,通过360度大摆扣练习腰胯旋转。
单换掌看似简单,实则蕴含了八卦掌“阴阳相生、循环无端”的哲学内核。正如梁派先辈所言:“八卦之理,尽在此中”。从“推托引领”到“搬扣劈进”,每一式都需“意气形合一”方能显其神妙。
单换掌的“左右循环”不仅是技巧,更是一种生命哲学的体现。遵循《易经》的原理:“一阴一阳之谓道”,八卦掌的“单鞭”之势,正是以“一”生“万变”,与道家“大道至简”的思想相契合。若能参透这“一势”中的阴阳转换,便能从“招熟”走向“懂劲”,最终达到“神明”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