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改作文按4步
众多学子常常为写作烦恼:“不知从何写起!”“如何开篇?”“中间内容匮乏!”其实,写作如同搭建积木,只要先搭建稳固的框架,再填充内容,便能轻松完成。今天,我们请到了青黎老师,她将分享三步搭建框架和四个寻找灵感的小技巧,学会后你将不再害怕“卡壳”了。
在开始写作之前,先问自己:“我最想向他人传达什么信息?”比如写《难忘的春游野餐》,你的主题可能是“与同伴们合作搭建帐篷的快乐”,或是“爬山时坚持到底的勇气”。用简练的一句话将这个主题写在草稿纸的最上方,这就像给作文安装了一个“指南针”,确保你的文章不会偏离主题。
以《我的妈妈》为例,中心句为:“妈妈的爱隐藏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这为文章定下了基调。作文的结构一般分为三部分:开头点题、中间叙述故事、结尾表达感想。根据不同的作文类型,可以灵活调整结构。
例如,写事类的作文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如《学游泳》中描述从害怕下水到练习憋气,最后成功游起来的过程;写人类型的作文则可以描绘外貌、性格及与之相关的故事,如《我的同桌》中描述“戴眼镜的学霸”如何热心助人并教我解数学题;写景类的作文则可按照方位顺序进行,如《校园的秋天》中从操场边的银杏树到花坛里的菊花再到教室窗外的蓝天。
在写作过程中,可以使用“故事山”工具来理清事件的经过。将事件想象成一次登山之旅:山脚是背景介绍,山坡是困难的出现,山顶是问题的解决,下山则是收获的感悟。
在写作时,尽量使用简单的词汇或短句来快速记录想到的内容。你可以用思维导图或列表来帮助你思路。比如以《春天的公园》为例,你可以列出看得到的事物(柳枝、小朋友放风筝、草地变绿),听得到的声音(小鸟叽喳、风筝呼啦响、笑声),闻得到的香气(花香、泥土味)以及能做的事情(野餐、追蝴蝶、拍照片)。
为了更好地进行写作,可以尝试以下几个方法:一是变身成“小记者”,对题目进行提问以了解更多细节;二是打开你的“五感开关”,用眼睛、耳朵、鼻子、手和心去感受你所写的事物;三是建立“万能素材库”,平时多积累小故事以备不时之需;四是角色扮演法,将自己假想成故事中的物品或小动物进行叙述。
最后提醒大家:只要按照“定中心→搭骨架→填内容”的三步走策略,结合细心观察和素材积累,写作就会像搭积木一样既有趣又简单。下次写作时,不妨试试这些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