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花一样,岁岁人不同
品味古典诗韵,倾听历史低语,欢迎您莅临北窗读诗。
前言:
诗中岁月,人生浮沉。杜牧曾言:“只言旋老转无事,欲到中年事更多。”这句诗犹如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对成长历程的探索之门。今天,让我们一同探寻那由诗和远方交织而成的年少时光,以及中年时光里的甜酸与苦辣。
如诗中所说“结束铅华归少年,屏除丝竹入中年”。人至中年,世事沧桑,总有许多不得已。唐代诗人郑谷的《中年》便是对这种情感的深刻写照。
郑谷中年记:
漠漠秦云淡淡天,新年景象入中年。郑谷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慧,饱读诗书。他自骑竹之年便有赋咏,七岁能诗,被赞为一代主。然而人生并非一帆风顺,二十一岁首次科考落第后,接连十次铩羽而归,让他的前半生充满坎坷。
物色旧时同,情味中年别。看着四季轮回、花开又花落,但看花的人的心境已然不同。家庭、工作、事业的种种压力让中年人背负沉重包袱。郑谷在《中年》一诗中表达了对这种心境的深刻体会。
《中年》一诗以其简练明白的语言写出了凝蓄深沉的情思文笔清新思致宛转是其作品中的上乘之作值得细细品味。
后记:
人至中年身不由己张之翰和清代诗人文廷式都曾感叹万感中年不自由。辛弃疾也曾写道:“当日念君归去好而今却恨中年别”。原来无论是得意还是失意欢喜还是忧伤生命走到中年这个渡口总是要承载更多。郑谷的《中年》不仅是他个人的情感写照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声写照。情多最恨花无语愁破方知酒有权人到中年的我们何尝没有这样的感受?
参考文献:
《云台编》等诗集及相关文献资料为本文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背景知识在此对前人表示敬意和感谢。
注:本文为原创作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抄袭已设置全网。作者:北窗读诗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