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章法是什么意思
书法的魅力与其作者的人品相互映照。在书写时,艺术家的个性应通过墨迹淋漓尽致地展现,然而这种表达是需遵循一定规矩的。唯有合理运用这些章法,方能呈现书法的艺术之美。章法是书法作品的灵魂,它控制着作品的外观和内涵,创造出雄浑、秀美、端庄等不同的艺术感受。
章法的定义是指在创作时,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布局与呼应。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布白,而是对整幅作品的空间分布进行精心安排。历史上的书法大家对这一方面有着深刻的见解。如明代张绅在《书法通释》中提到:“古人写字如作文,有字法、章法、篇法,整篇的结构首尾相顾。一点一画都体现了字的规范,一字之写又是整篇的主旨。”董其昌则认为:“古人论书,章法是关键,即所谓行间茂密。”而清朝的刘熙载在《艺概》中说道:“书法之笔画要坚实而浑然,体势要奇特别致,章法则需变化而贯通。”这些古代书法家的理论和实践都表明了章法的重要性。
在处理章法时,关键在于达到合理的平衡和科学的搭配。每个字、每行都应有其位置和呼应,这样才能达到协调和谐的效果。这正如“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所描述的那样。书法的章法追求平衡,但有人认为“平常的平衡易得,艺术的平衡难求”。我们应尽力追求均衡与呼应。这里的均衡并非指字面上的四平八稳,而是在整体上要处理好大小、曲直、疏密等关系,形成有圆有缺、错落有致的布局,使其具有节奏感和音乐般的美感。
在整体布白方面,主要要求行列有序、空间布置得当、挪让有规。书写过程中既有力透纸背的用笔,也有如“烘云托月”“晴空鹤现”般的巧妙手法,或如“顺水推舟”“芙蓉出水”般的自然流畅。
从艺术的角度来看,书写的内容固然重要,但如何表现这种内容,常常与书写的风格紧密相连,并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修养。书法的章法及其表现风格与书写的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内容决定了书法的表现形式,因此应选择合适的章法来表现。最好选择与文字内容相近的书体风格,并根据内容的特性选择易于表现的章法法则,以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融合。一幅作品应有主有次,如同众星拱月般突出主题,避免主次不分或平分秋色。我们应在求变中寻求均衡,既要追求新颖也要保持稳定,从多个角度去欣赏其艺术美。
至于不同的书体,因其风格特点各异,其章法自然也有所不同。例如篆书通常横竖成行但字距较窄。甲骨文和金文并不都严格横竖成行因为它们的形状并非都是方正的象形文字大小和位置可以灵活处理。隶书的章法则因其字的横势和扁形特点需有较宽的行距以符合人们的观赏习惯。楷书则一般横竖成行且字距较近。行书的章法则要求竖成行同时气韵相连左右呼应整体协调。而草书的章法则最为复杂也最为讲究讲究错落有致疏密得当字的大小变化和气势的展现其线条犹如“鸟入山林、惊蛇越草”般灵动有的如乱云飞渡有的如惊涛拍岸既要有整体平稳又要有局部的险峻。
当前要写好书法不仅需要继承传统还要融入现代审美观念练就高超的技巧更要提高文化修养研究线条结构与布局的关系使书法艺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让创作在正统之道上更进一步并独树一帜。(陈则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