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想对老师说的话简单句子


橙柿互动 通讯员

日前,杭州市一位初二学生的家长李先生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一段有趣的师生互动,这段对话源自他的儿子与班的“树洞对话”。

“聂老师,您每次的回复都让我觉得有点尴尬,今天我就不多说了。” “哦?我哪里让你觉得尴尬了?你是不是在跟我开玩笑呢?”

“天气总是忽冷忽热,人生也如此变幻莫测。” “你说得对,人生就是这样充满变化和未知。”

“什么时候才能再上体育课呢?我好期待蔡老师教我们的自由活动!” “我们的自由活动还需要我指导吗?”

……

这种师生间的轻松对话,让不少人纷纷点赞。有些人赞扬“班真是有爱心”,也有人觉得,这位老师真有趣。

这位家长姓李,他的儿子在杭州市育才大城北中学初二(4)班就读。回复“树洞”的是班聂淑庆老师。

李先生说:“我第一次翻看儿子的作业记录本,发现‘我的树洞’这个板块是他用来记录心情的。以前我从未关注过,但这次偶然拿起记录本,就停不下来。初中生的内心世界真是有趣。非常感谢聂老师每次用幽默且认真的态度回复,接纳儿子的抱怨和烦躁。”

每天投入40分钟倾听“树洞”

记者联系了班聂老师。她今年30岁,毕业于浙江大学,教龄已有4年多。

“‘我的树洞’是我特别在作业记录本上设置的一个板块。到了初二,我发现同学们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心事,不太愿意与家长或老师交流。因此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栏目,让大家有个倾诉的地方。其他老师也都有这样的做法。”聂老师说,这个尝试很快就得到了学生们的积极反馈。

第一次,班上共有42名学生,有20名学生在“树洞”中留下了话语。内容五花八门,无所不包。

“有的同学说作业有点多,有的同学自我反省,说晚自习的效率不高,还有的同学要‘’……无论说什么都好,重要的是大家愿意说。李先生的儿子几乎每天都写,是个‘话痨’。”聂老师说,她每天早上都会留出一节课的时间,大约40分钟,来回复同学们的话。她的回复很简单,就像聊天一样随意。

贴近学生心声,用表情包批改作业和学习网络热词

聂老师从“树洞”中了解到了同学们的状态,也能及时处理班级的情况。

有一次,一名男生说“作业很多,我要发起新文化运动。”聂老师便找各科老师了解作业量。发现那天几科作业加起来确实有点多,因此与几位老师沟通后减少了作业量。

还有男生说不想背文综科目,记不住。聂老师得知他喜欢数学并花大量时间在数学上后,便建议他合理安排时间背诵文综科目。这一建议很快取得了效果。

有一次,班上30多名学生都在“树洞”中表达了星期三无作业日太开心了。

“这是育才的特色,星期布置作业,我们想通过各种方式让同学们放松。上周我们在教室里做珍珠奶茶,大家一起动手制作珍珠圆子,班级氛围非常好。”聂老师说,她每周三都会想办法让大家玩得开心。

为了能更好地与同学们交流,聂老师不断改变自己。她听他们爱听的歌,用表情包批改作业了解同学们的说话习惯和梗。前段时间她还学会了“背刺”这个词的用法。

聂老师说:“我正在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想在作业记录本中再管纪律那样学生就不愿意和我交流了。”这个‘树洞’就是让大家有个情绪宣泄的地方。”

编辑:邹滢君 岳海智 终审: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