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让心态变得乐观


人生旅程的上下篇章

有人说,人生的初程由热情与活力,而后续的篇章则更注重心境与智慧。年轻时,我们满怀憧憬,忙碌于事业、家庭与子女之间,每日安排得满满当当。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开始发出信号,事业不再如往日般一帆风顺,身边的人也渐渐远离。这时,如何保持乐观心态,就显得格外重要。

我身边有朋友年仅四十就心生焦虑,感觉好日子已成过去,未来只有老去与责任。我也见过一些人,虽然已过半百,却依然活得自在潇洒,甚至比年轻时更加自在。他们的经历给了我启示,让我相信乐观的心态并非天生,而是可以培养的。

年轻时,我曾熬夜加班至凌晨,第二天依然精神抖擞。如今却不同了,熬夜一次需要恢复三天。曾经的精力无限如今才明白是身体“电池”的有限性。岁月流逝,某天照镜子时突然发现额角的白发,才惊觉时间从未停下脚步。

李白在《将进酒》中写道:“君不见高堂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年轻时读之只觉豪放,而今再读则深感其中的无奈。然而换个角度思考,年龄的增长并非都是失去。年轻时我们奔波于未来,追求更多;而随着年龄增长,我们更懂得如何活在当下。皱纹与白发不仅是岁月的痕迹,也是智慧的印记。与其抗拒变化,不如学会接受并适应它,然后轻松地前行。

中年人的焦虑往往源于对过多的追求:事业要更进一步、孩子要更优秀、存款要足够、房子要更大、还要有时间旅游、健身、学习等等。然而现实是精力与时间都有限。

过去我也曾梦想事业更上一层楼、积攒更多财富、将一切安排得尽善尽美。但后来发现这样的生活如同在跑步机上永无止境的追赶。

有一天我与一位年长的朋友聊天他问如果我今日退休最想做什么我毫不犹豫地回答:“与家人共度时光。”他反问我为何要等到退休才做这句话让我深思。

于是我开始学会减负放下无意义的琐事减少对物质的执念把更多时间留给真正重要的人和事。现在我会定期与老友品茶聊天周末带家人去郊外感受自然甚至尝试了一直想尝试的兴趣爱好意外地发现生活反而变得更加充实了。

有句话说:“人一旦停止学习就开始变老。”我以前对此半信半疑但如今深有体会。我曾遇到一位大姐五十岁开始学画几年后竟举办了自己的画展她笑着说:“以前总觉得自己没有天赋后来发现真正阻止我们的不是能力而是‘我不行’的念头。”

其实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谋生更多时候它能带来新的可能性甚至打开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窗。我的另一位朋友四十多岁开始学吉他虽然起初困难重重但他坚持了下来如今已能自弹自唱几首歌了他说:“任何年龄都可以开始新的尝试关键在于你是否愿意给自己一个机会。”

因此无论是学习一门新语言尝试新的运动还是培养一个小爱好抑或是每天读几页书都能为生活增添色彩减少无聊。

人的心态不仅取决于自己还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如果你的朋友圈充满抱怨、攀比和负能量再坚强的人也会受到影响。相反那些活得轻松自在的人往往心态积极把精力放在提升自己和享受生活上。

因此中年之后社交的重点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要远离那些让你消耗能量的人接近那些让你感到舒适的人。一个幽默的朋友一位积极的长辈或一个乐观的同事都能为你的生活带来轻松的氛围。

如同苏轼在被贬黄州时所写:“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便是真正的乐观心态看透了生活的不完美依然能坦然面对。

杨绛女士在百岁之时曾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却发现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才是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愿我们在人生的下半场都能修炼一颗看透世事依然相信美好的心经历风雨后依旧能轻盈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