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爱情诗15首
XXXX年今日,一架飞机从南京飞往北平的途中,因遭遇浓雾在济南触山坠毁,著名诗人徐志摩不幸罹难,年仅三十四岁。这一噩耗了整个文艺界,连文学巨匠鲁迅也剪下了当时的报纸以示悼念。
蔡元培为徐志摩撰写了一幅挽联,以表达对他的哀思与敬意:
“诗情画意成绝响,
偶一瞬间映心田。
不必惊异亦无需欢喜,
逝去的踪影转瞬即逝。
我们曾在黑夜的海上相逢,
你有你的方向,我有我的路。
无论你选择铭记或忘却,
那交会时的光芒永远璀璨。”
这首诗写于1926年5月,当时徐志摩初遇林徽因于伦敦,爱情的火花与诗作的灵感油然而生,一挥而就。诗作初载于同年5月27日《晨报副刊·诗镌》第9期,署名志摩。
在徐志摩的生命中,他追求真理与爱情,不畏艰险,突围而出。他回国后发表了离婚通告,活得认真执拗、潇洒自在。他对恩师梁启超的规劝置之度外,坚守自己的信念与追求。
在陪泰戈尔访日期间,徐志摩写下了《沙扬娜拉》,这首诗是长诗《赠日本》中的最后一首,“沙扬娜拉”是日语“再见”的音译。
还有一首《月下待杜鹃不来》,写于1923年3月,描述了他在月下等待意中人却未能如愿的情境,诗中流露出深深的忧愁与思念。
在经历了种种挫折、痛苦与思索后,徐志摩创作了《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等诗篇,他用梦幻般的语言,表达了对理想与爱情的追求。而他的《再别康桥》,则是在归国途中的一次重返康桥时的切身感受,诗中描绘了康桥的美景与他的情感交织,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徐志摩的一生充满了浪漫与激情,他追求理想与美,但爱情却永远处于一种圣洁高贵之中。他的离世,让无数人为之惋惜。胡适评价他的死法是“难能可贵到极点”。林徽因则赞扬他的天真、愚诚与对艺术的热爱。他的一生,如同一部浪漫的诗篇,为浪漫而生的人,最终也只能浪漫地离去。